第四十九章:浴佛節(1 / 2)

等兩人搭著王司機的車,再一次翻過二郎山,已經是5月6號了。

而這一次,翻過二郎山,路上的行人,特別是牧民,感覺密集了許多。

隔不了多遠,往往就能看到三五個一群的牧民們,有些趕著牛車,上麵裝著大包包的東西,而且很多都是大人,孩,老人,都在一起。

沿著公路慢慢的往前麵走著。

年老的牧民要不撚著佛珠,要不就持著轉經筒,一邊走,一邊嘴裏還念念叨叨的。

還有個比較奇怪的狀況,範陽發現,這些牧民有馬都不騎,而是牽著走。

一路上,到處都看得到牧民新拉的五色布條。

“這是咋回事兒?這一次進來,感覺熱鬧了許多啊。”缺一門問道。

旁邊的王司機一看,隨口道:“浴佛節的嘛,這些都是去轉寺,參加法會的,你們不知道嗎?”

“浴佛節?”範陽卻好像屁股被針紮了一下似的,在座位上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越靠近康定,這種情況就越來越明顯。

走到城郊的時候,就可以用人流如織來形容了。

而且到處都可以看到香煙繚繞,經幡重重,到處都拉滿了五色布條,人聲嘈雜,隨處可見坐在路邊,在馬路邊上就架起火堆,煮酥油茶,吃糌粑的牧民們。

這些牧民為了參加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節,從四麵八方趕來。

範陽激動得心髒砰砰亂跳。

浴佛節,浴佛節,看來自己重生這一趟,運氣簡直不要太好。

這個驚喜來得太突然了。

之前兩人還為錯過了5月1號的大集懊惱。

轉眼,就送了一場萬人法會給自己。

這個自己可是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

藏區9大名寺,康定地區就占了兩座,一座在塔公草原,據傳文成公主進藏的時候,一尊佛像掉到草原上,就再也搬不起來了,於是就興建了一座寺院將佛像供起來,就是著名的塔公寺。

還有一座在貢嘎山下。

而作為南線藏傳佛教的文化中心,康定城區,另外還有三座大型的寺院,一座南無寺,一座金剛寺,都在半山腰上,另外還有一座大寺,就在跑馬山上,叫大樂頂寺。

塔公寺和貢嘎寺,都是因為曆史和人文的原因著名,年代久遠。

但要論規模,就遠遠趕不上康定的三座大寺了。

每年十月的燃燈節,和每年四月的浴佛節,是藏傳佛教最隆重的節日,比外麵的春節意義還更重大。

而康定,則毫無疑問,便是除了拉薩,昌都之外,浴佛節法會的另一個中心。

城市裏到處可見喇嘛的身影。

自己咋都沒有想到,居然誤打誤撞,碰上浴佛節了。

範陽在車上一直憋著,不想讓王司機發現自己的異樣。

但將貨卸到路邊之後,就再也忍不住了。

“快,快,先將貨拉回去,把桌子帶上,咱們今晚上就開始擺攤,快,趕快……”

“今晚上?不睡覺了嗎?”缺一門一看,都快6點鍾了。

“還睡什麼覺,嘛的,早知道4件全部都進方便麵,還睡什麼覺。”

“啊?”

“囉嗦什麼,找車。”

缺一門哦了一聲,連忙去找三輪車。

結果一走就是半個時,才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但好歹還是帶回來兩輛三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