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英國48家代表團(1 / 2)

範陽說道:“上海?也不是那麼好混的吧?資本紮堆的地方,錢少了根本玩不轉,在那邊想要作出自己的事業,難,目前的連雲港不好麼?小單子那麼多,多積累一點,再過去不遲。”

劉鼎新尷尬的一笑:“我一個打工仔,哪敢談什麼事業。”

“話不能這樣說,大家都是作外貿的,就沒必要謙虛了,隨時有都起飛的可能,就我來說,還想勸你留在連雲港,有很多新的機遇。”

劉鼎新搖頭:“晚了,前兩年我就該膽子大一點,那時候跳出來,現在我不說多少,幾萬塊,十萬塊,隨便都掙到了,哪像現在,不瞞你說,我連幾千塊錢都拿不出來。”

“這應該不是錢不錢的問題吧。”

劉鼎新搖搖頭:“不說我了,說說你吧,範總以前在黑河嗎?那邊生意不好做麼?”

“好做啊,但那邊現在太亂了,蘇連解體了嘛,我去年出來的時候,那邊口岸都關了。”

“那邊很亂麼?”

“亂,好多人陷在那邊出不來,蘇連的遠東軍區都亂套了,飛機坦克都拿出來賣。”

範陽張口就來,說了一些厄羅斯那邊的亂象,還說了一些車臣那邊的事情。

聽得大軍和紅兵都連連咋舌。

隻以為範陽又在吹牛,可吹牛的水平,是見漲了,吹得跟真的一樣。

說了一大堆。

範陽突然話鋒一轉:“其實我今天請你過來,是有個事情向你請教。”

“談不上指教,範總盡管說。”

“我在過來的時候,看到很多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還有一艘英國郵輪,怎麼,連雲港的英國商人也很活躍麼?”

“英國人?”劉鼎新搖搖頭:“那是過路的,你要是想在他們身上找突破,恐怕很難。”

“噢?過路的?”範陽饒有興致的看著劉鼎新。

“對,連雲港這邊開通了集裝箱的業務,也就是去年,開始有香港那邊的貨船過來,在碼頭那邊轉口,走隴海鐵路,轉蘭新鐵路,隻在這邊轉口,很少采購的。”

範陽點點頭,這劉鼎新其貌不揚,但的確是個老手。

原本隻是想跟他打聽一點消息,卻不料他工作丟了,心中便起了招攬的意思。

“那你知道英國四十八家代表團麼?”

劉鼎新又是一愣,結果卻說“知道啊,在海州那邊有四十八家集團的俱樂部,怎麼?範總還和英國人有聯係?”

“對。”範陽霎時間心花怒放,他還真怕在劉鼎新口中聽不到這個消息。

連劉鼎新都知道,看來又是穩了。

“我的生意作得雜,黑河那邊呆了兩年,霍爾果斯口岸我也很熟悉,在新韁那邊做過棉花和羊毛生意,去年蘇聯解體,中亞五國獨立,北疆鐵路和哈薩克斯坦並軌,歐亞大陸橋連通了起來,重新通車,這次我到連雲港來,就是找英國四十八家集團談點事情,但缺人手,有興趣幫我一把麼?”

這就是範陽的目的了。

英國四十八家代表團。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

在外貿方麵,對中國非常依賴。

貿易地點,在新韁,主要貿易對象,棉花和羊毛。

眾所周知,英國,包括大半個歐洲,都是不產棉花的。

整個歐洲都屬於寒冷,潮濕,光照嚴重不足的地區。

英國倫敦號稱霧都,一年四季雨水不斷,是不適合種植棉花的。

但英國,卻是世界上第一號棉花紡織行業大國。

飛梭和珍妮紡紗機,就是英國發明的。

英國第一次經濟騰飛,就是建立在紡織業上麵。

著名的圈地運動,就是紡織工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然後英國的貴族階層,就把農民趕走,把耕地拿來養羊,產生經濟價值。

在殖民時期,和大航海時期,英國人把紡織行業,滲透了全世界。

組建起了一張龐大的全球貿易網。

好比中國的香港。

香港的經濟騰飛,一方麵是靠美曰韓及東南亞的轉口貿易,另一方麵,港英政府大力發展香港的紡織行業,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