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陽的神態輕鬆,心裏多少有點暗爽的感覺。
搖搖頭。
自己這段時間也是有點膨脹了。
外貿這個行業,同行並不一定就是冤家。
一般是不會往死裏得罪的。
可賈景元除外。
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潘蓉又走了過來:“範總,剛那個遠泰公司的賈總,打來電話,說下午兩點有兩位曰本客戶要過來。”
“還來?”
“賈總說讓您務必做好接待工作。”
“給他們回電話,告訴他們改天再來,今天真的沒空。”
潘蓉剛準備走,範陽說道:“我們大概三點多的樣子回來,迎接的這位是我們公司重要客戶,劉經理也要一起去,你組織一下人手,在公司樓下迎接一下,快到的時候我給你打電話。”
“我來嗎?”潘蓉有點小驚訝。
“我們先走了。”
布萊恩嘛,也是死要麵子的,上次坐自己的切諾基,百般嫌棄。
買了奧迪,咋可能不嘚瑟一下。
範陽,劉鼎新,大軍,一人開一輛車,再叫上公司兩個女孩兒,就往外貿街過去了。
還得去接霜霜。
外貿街隻有零零散散的幾家鋪麵,頭頂是一座立交橋,沒有生活圈,完全不在原本的城市規劃之內,就因為靠近碼頭,久而久之,自然形成的馬路市場。
這是一條入城的必經之路。
從外貿天橋下來,這裏有前往市區的公交車,也有一溜的出租車,還有腳蹬三輪。
也是一個交通集散樞紐。
前來迎接外國客戶的,也會把車停在這裏。
再往裏麵走,車就開不進去了,被大大小小的攤位占滿。
範陽車還沒有停穩,就湧過來一群發傳單的。
也不管你願不願意,就從駕駛窗往裏扔傳單,還有些卡在門把手上麵,卡在擋風玻璃上麵。
要是出去逛一圈,整個擋風玻璃會被密密麻麻的傳單給塞滿。
這個時期的連雲港外貿,就有這麼火爆。
92南巡以來,民間外貿厚積薄發,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
連雲港這邊算是溫柔的。
要上海才是真的厲害。
國內快遞界的四通一達,申通快遞,也是最早的民營快遞公司,創始人是一對夫妻,丈夫名叫聶騰飛,夫人名叫陳小英。
國內的實體經濟,在方方麵麵,都和當年火爆的外貿離不開關係。
93年,正是杭州外貿最火爆的時期,火爆到了什麼程度?每天報關的數量,海關根本處理不過來,於是就興起了這樣一項規矩,積壓的報關文件,一概不處理。
同時針對服裝貿易,報關一律簡便處理。
杭州的外貿服裝,必須在敲定合同的第二天,一天之間,就要完成所有的報關手續,第三天就必須裝船。
要不然一壓,就不知道壓到什麼時候了,一個環節都錯不得。
可把報關文件,從杭州送到上海,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時還在杭州打工的聶騰飛,和陳小英夫婦,一窮二白。
他們就靠一輛自行車,一部電話。
到喬司鎮服裝產業工業園區。
喬司鎮是浙江服裝產業最密集的地區,也是發展最早的地區,當時杭州外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廠家都集中在這裏。
方橋工業園,博卡工業園,博世工業園,三鑫工業園,五星工業園,朝陽工業園……
等等等等,都是後來的事了。
可見杭州外貿服裝的強大。
聶騰飛和陳小英,就到喬司鎮一家一家遞名片,留資料,當時他們的宣傳資料就簡單到隻有一張DM單。
丈夫聶騰飛,就騎著一輛自行車,到這些廠家攬收報關文件。
然後連夜搭乘杭州到上海的火車,為這些外貿公司遞送報關文件。
這樣起家的。
直到96年,他們的主要經營業務,仍是以加急報關文件直送為主。
隻不過這時候他們的經營網點,已經實現了跨區域發展,95年在上海,寧波,金華和東陽布點。
96年,又在南京,蘇州布點,成功連通長三角所有的重要經濟點。
開始轉型快遞業。
到了98年,申通在長三角已經有了50多個網點,員工2000多人,短短幾年,就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快遞攬收公司。
也是快遞業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