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旁邊的神田俊,一聽到豆粕。
激動得站了起來“部長大人……”
他怎麼也沒想到,部長大人居然把豆粕拿了出來。
局麵雖然很被動,可居然把豆粕拿了出來。
加藤平手一揮,示意神田俊坐下。
範陽也饒有興味的看著加藤平。
中國是個農產品出口大國,卻不是糧食出口大國。
蔬菜水果之類的農副產品,連年順差。
可糧食卻連年逆差。
美國才是糧食的出口大國。
中國隻有球百分之7的耕地,卻有著球最多的人口,由於山地多,平原少,水利也跟不上,可利用的耕地麵積,隻有美國的一半。
美國有18億公頃。
中國隻有09億公頃。
而人均耕地麵積,隻有美國的10分之一。
美國在4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機械化耕種,60年代得到普及。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比俄羅斯的底子差得太多了。
可中國的改革成功,俄羅斯的改革卻失敗了。
經濟發展是靠工業,加工製成品,廉價的勞動力換來的。
糧食自己都不夠吃。
而大豆,是比水稻更高一級的經濟作物。
而什麼是大豆呢?
在中國叫黃豆。
就是一般的黃豆。
美國,就是世界上第一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
大豆有著一條很長的產業鏈。
首先是榨油。
說到大豆油,可能很多人印象並不深刻。
但一說色拉油,就都明白了。
在改革開放之初,考慮糧食安問題的時候,由於耕地有限,國家就選擇性的放棄了大豆,在食用油的萃取方麵,用玉米和油菜代替。
所以中國人的餐桌上,特別農村,一般是菜籽榨取的清油,作為主力的食用油種類。
但相比大豆呢,菜籽有一個不好的地方。
菜籽榨完的油渣,剩不下多少,還含有毒素,抗營養因子,拿來喂豬也隻能少量的添加,要加玉米,麩皮。
它不能部作為飼料。
而大豆就不一樣。
榨的油量更多,而且渾身是寶。
一噸大豆榨取02噸色拉油,還可以剩下08噸豆粕。
它沒有過多浪費和殘留。
不像菜籽榨完是黑漆漆的,大豆榨完非常幹淨,甚至可以直接食用。
而大豆又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優質高蛋白,豆粕的作用還有很多,現在常喝的豆奶,也許多都是豆粕做的,還可以做成豆腐,豆皮,包括辣條也是豆粕做的。
還可以加工成蛋白粉。
提取幾遍,剩下的豆渣還可以做飼料。
而豆粕和玉米,也是養殖業飼料的第一大原材料。
進口玉米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初選擇水稻而放棄大豆,是為了吃飽。
而經濟發展快速,現代的養殖業,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出去打幾把豬草就喂養了。
靠飼料。
四川的希望集團,就是做飼料起家的,是中國成長最為快速的企業之一。
然而大豆,作為世界性的經濟作物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內,也是享受配額進出口的,直到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國家才開放了大豆進出口,作為糧油產業中唯一享受特殊進出口的品種。
但在93年,一般人無法經營這個。
可需求卻巨大。
尤其是這幾年,城市生活水平增長太快,各種加工製成品呈現井噴狀態,國內需求也很強勁。
豆粕這幾年越來越緊俏。
買到就是賺。
這是國家壟斷之下的暴利產品。
曰後的豆粕,由於經濟價值巨大,甚至一度超過了大豆本身的價值,登陸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為和棉花,原油,玉米,一樣的期貨產品。
目前已經處在井噴狀態。
經濟價值比水稻和玉米高得多。
這相當於直接給範陽送錢了。
更加重要的是,這傳遞給範陽一個信號,可以讓你的公司邁上一個新的層次。
“那麼加藤先生手上的豆粕有多少?”範陽問道。
加藤平略帶輕蔑的一笑“非常多,範總經理應該知道,我國也是大豆生產鏈的上遊國家,豆粕儲備非常豐富,對中國方麵的出口也一直占據優勢,每年我會社方麵,向貴國出口的豆粕超過10萬噸,幾十萬噸,掌握在我手中的豆粕,每年也有萬噸以上,點點頭就可以批給你,就看範總經理吃得下多少了。”
範陽覺得很有意思。
萬噸的豆粕。
之前範陽沒有關注這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