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雁行理論(1 / 3)

查爾斯看了請帖,問道:“這是你的新公司?”

查爾斯和布萊恩私交甚密,範陽絲毫不奇怪查爾斯了解自己的基本信息。

“還是原來的公司,隻不過搬遷了一個辦公地點,想邀請您來參加,您知道,如果您能到場,對我來說萬分榮幸。”

“對我來說也很榮幸,感謝你能邀請我,我的中國朋友,但是,我隻能私人參加,無法代表俱樂部,你能理解嗎?”

“感謝,那實在太榮幸了。”

查爾斯這麼爽快,範陽倒是真沒想到。

名叫美美的接待,輕輕敲門,端進來兩杯咖啡。

範陽微笑著謝過,喝了一口說道:“其實這次過來,還有個事情想要請教一下查爾斯先生,我公司準備開展一些羊毛和棉花之類的業務,查爾斯先生認為這個想法怎樣?”

查爾斯詫異的看了一眼範陽。

“你見過波特蘭了?”

範陽心道果然,英國方麵一定是有大動作了。

90年代,是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分水嶺,全球經濟動蕩不堪,一方麵前蘇連解體,厄羅斯經濟完全崩潰,另一方麵廣場協議,讓曰本經濟到退,而就在去年9月,範陽還在紮金山淘金的時候,索羅斯用一個月的時間,阻擊英鎊,打垮了英格蘭銀行,加速了英鎊的貶值過程。

一戰成名。

索羅斯在這場戰役中,調集了大量資金,最後獲利超過2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簽訂廣場協議的五個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貨幣升值的影響。

廣場協議前後,從1985年1月至1987年年底。

德國馬克升值了%。

法國法郎最大升值了%。

英鎊升值了%。

曰元升值了235%。

各國在應對這場升值危機,應對的方法不一樣。

曰本當時提出的是雁行理論,就像大雁一樣,要做亞洲經濟的頭雁。

亞洲三小龍是他的行雁,之後才是中國和東南亞。

可他注定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政治受製於米國,人力資源和市場受製於中國,所以他注定做不了亞洲的頭雁。

而德國呢?

他也受到了貨幣升值的影響,出口下跌,可升值帶來的紅利,他沒有投入到房地產和金融市場,而是真正的大力發展製造業,積極的擴張海外市場,這一正確的決策,反而讓德國的經濟更進一步的發展,又重新回到歐洲第一名的位置。

英國就尷尬了。

他的製造業本來就不及德國,卻試圖趁兩德統一的時期取代德國,堅持加入歐盟的彙率體係。

試圖取代德國馬克,在歐洲彙率體係當中的主導地位。

兩年時間就挺不住了。

最終,它隻有和當初米國一樣,在經濟衰退的時候,選擇英鎊貶值,來拉動製造業,刺激出口。

可他卻因為當初錯誤的經濟決策,加入歐洲彙率體係。

所以隻是勉強支撐而已。

索羅斯正是看準了英鎊的這一尷尬處境,索羅斯隻是火上澆油而已,在一個月的時間以內,調集了100億美元的資金,做空英鎊,做空意大利裏拉,做多英國,德國,法國,三國國家的利率期貨,加速了英鎊貶值,最終獲利20億美元,

量子基金這一次的狙擊,很難說有沒有米國方麵的支持。

索羅斯這次閃襲,在一周內調集100億美元,要說沒有幕後支持,英國人不信。

現在的英國,應該是對米國徹底失望了,民間的情緒非常大。

任隨哪一個國家,遭到索羅斯的洗劫,都會哀鴻一片。

可英鎊的貶值,已成事實。

刺激出口,重新找回找回製造業的優勢,迫在眉睫。

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名字,中國。

中國獲益最大。

因為國際上的製造業,大部份都已經向著中國轉移了。

而誰都知道,誰掌握了製造業,誰成為世界工廠,就是一條強國之路。

92年的全麵放開,也是受到這一連串經濟動蕩的影響,中國的態度就很明確,就是來承接發達國家的製造業轉移。

在波特蘭口中聽到的新絲綢之路計劃,範陽是可以理解的。

就和一帶一路是一個道理,命運共同體。

而四十八家集團,在範陽的眼裏,定位也非常清晰。

就是幫助英國商人,布局中國市場。

相當於一個中樞所在。

就好比聯合利華,他有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米國寶潔公司。

兩個公司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曰化巨頭。

聯合利華在1986年進入中國市場,短短幾年,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以後的發展之中,中國成為了聯合利華最大的利潤市場,在中國建有6家工廠,並且建立全球六大研發中心,把產品賣到了全中國的每一個地方。

要在中國產,中國銷,這其中的基礎建設是非常複雜的,各種進貨渠道,原材料成本,都需要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