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重大抉擇(1 / 2)

從天山別館出來。

範陽手握方向盤,卻不擰著鑰匙。

身邊放著那本商品資料。

心中起伏不定。

這是他完全沒預料到的,既有風險,也可以說天賜良機。

展會經濟,是所有貿易手段當中,最不能忽視的一項。

也是所有企業都離不開的一個項目。

就拿廣交會來說,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扇窗口,也叫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每年通過廣交會成交的外貿金額數以百億計。

小小10個平米的展位,在曰後將達到恐怖的百萬展費。

展會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像車展,糖酒會,材料大會,醫療展會,各種行業交易展會等等,名目繁多,有一些是政府主導的。

而一些冷門的項目呢?

一些小規模的展會呢?

曰後湧現出了很多私營的會展公司,就專門組織這種展會。

最常見的像各種美食節啊,化妝品啊,服裝啊,食品啊,各種特種設備之類,而策劃一場展會,總的來說,需要溝通兩個層麵,例如一場鍋碗瓢盆,被套洗漱,牙刷浴帽,酒店用品展銷會。

作為會展公司,首先要到會展中心租賃場地。

一個展館2000個平方,5天為一個展覽周期,場地租賃費用100萬,劃出100個展位,每個展位分別出租,一個展位兩萬,三萬,麵積大的5萬,如果能夠招募100個參展商,就有兩到三倍的利潤。

但光有參展商也不行啊,還得有客流量。

會展公司還得負責宣傳,保證足夠的觀展人員,也就是潛在客戶。

現代的展會公司,一般都是線上線下兩套籌備模式。

線上,主要是依靠網站招募參展商。

線下,還要組織業務人員,一家一家酒店用品生產企業,打電話,發郵箱,麵商,投遞資料。

客戶方麵,還需要一家一家酒店,餐館,有采購酒店用品需要的,去聯係,邀請他們來參加展會。

利潤雖然高,但風險也同樣很大。

參展商都好說,稍微有點實力的企業,想要拓寬銷售渠道,都會積極的參加各種展會。

依靠一場展會就死裏翻身,拉到一兩個大客戶,接到海量訂單,然後迅速壯大的例子,數不勝數。

最難的是什麼?

參展客戶。

車展,糖酒會,家具展會這些,都是大眾項目,老百姓也喜歡逛,現場就能產生成交量,不愁人流量,電視,路牌,媒體,宣傳力度大一點,就可以了。

而你是酒店用品呢?

特種設備呢?

尤其是種類繁多的醫療設備展銷會。

你的參展客戶是醫院,聯係到一兩家容易嗎?

酒店用品就要去聯係酒店,餐館。

而範陽要作的事情,就相當於在烏魯木齊辦這麼一場展會了。

如果沒有這次400萬美元的合同,範陽是絕對,不可能,咋都不會想到去啃這個骨頭的。

投資太大了。

關鍵還沒有參展商,換句話說,自己要辦這個,所有的貨物都需要自己買下來。

產業不夠集中,招商難度太大。

展商來了,願不願意交展位費,還要打個問號。

畢竟你初創的展會,沒名氣。

沒成功經驗和案例。

麵積小了還肯定不行,不說2000個平米,1000個平米總需要吧。

首先場地租金就是一個龐大的開支。

是不可能長租的。

誰能負擔得起啊?

收集商品,更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新韁麵積太大了。

而唯一的優勢呢?

是客戶群體,已經有了。

絲綢之路14個國家,接近百家企業,一旦自己舉辦成功。

那麼將一舉收獲西歐市場,雖然隻是西歐國家的一些小型企業,但隻要開了個好頭,以後的收獲不可限量,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企業找上門來。

一旦成功,將給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和難以想象的客戶群體,省卻至少5年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