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紅色鐵皮大門,紅漆很多地方脫落了,破破舊舊一座大門。
門頭上華美佳藝四個鐵皮字歪歪扭扭。
範陽一看這副場景,眉頭就是一跳。
1000萬的注冊資金?
這該不是他麼套貸款的吧?
還好,大門沒鎖,範陽幾乎是鼓起勇氣,推開大門。
一個大爺端盆飯從門衛室走了出來:“你們幹啥?”
隻看一眼,範陽就安心不少。
至少還有人。
對麵的廠房,外麵堆著大卷的尼龍編織卷,堆的應該是材料無疑了。
還看到幾個穿著圍裙的打包工人。
也聽到嘈雜的機器聲。
這幾年的項目太多,貨幣政策比較寬鬆,嚐到了甜頭的私有企業主,往往會加大注冊資金,夥同地方銀行方麵的管理層套取貸款。
加上前幾年國企改製,開始下崗,百萬大裁xx,解決就業就成了當務之急。
地方政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造成很多呆賬壞賬。
一個服裝公司,報上去就是幾百人的就業規模,這幾年又是區域結構調整,地方上急於補充產業鏈條,服裝又是朝陽產業,獲取貸款相對容易。
但隻要在開工就好辦。
大門洞開,高永康那輛虎頭奔擺在門口,那老頭一激靈:“談生意的?”
“對,大生意,讓你們老板出來一下。”
老頭吆喝一聲:“三姐,有人找。”
範陽臉皮又是一陣抽抽。
紀律這麼散亂?
完蛋。
要知道服裝公司,尤其服裝廠,其實是個低門檻的創業項目。
做衣服,從本質上來講,也是個非常簡單的事情。
一個裁縫,一把剪刀,一條卷尺,一台縫紉機,一台電熨鬥。
在外麵購置布料。
豪不誇張的說,隻要有足夠的麵料,這樣一家裁縫店,市麵上百分之八十的衣服都能做。
而且款式多樣。
因為現在的麵料技術發達了。
所謂的製衣設備,平車,真車,拷邊車,鎖鏈車,其實就是大大小小,各種用途的縫紉機。
再加上打扣機,鳳眼機,鈕門車,也無非不過就是上扣打眼等部件活。
引進這些設備,都是為了加快工件速度,加快大貨的生產速度。
本質上還是手工活,勞動密集型產業。
這個年代的電子設備又相當有限。
一個50人的服裝廠,啟動資金50萬就綽綽有餘了。
工人熟練的話,還有著不錯的產量。
而1000萬注冊資金什麼概念?
要麼你是進口國外的流水線製衣設備,要麼就是印染,織布,成衣,銷售,有研發能力,自己的設計部門,銷售部門,為一體的大廠,才能叫服飾有限公司,推出自己的品牌。
老板還沒過來。
前麵的廠房又是兩道鐵門。
範陽手一招,那老頭攔都攔不住,就帶著人跨進廠區。
一驚,一訝,隨即又挺失望,最後又挺驚喜。
幾乎一眼之間,情緒相當複雜。
驚的是這廠房工作麵積還不小,眼前的應該是生產車間,也就是出大貨的地方,占地就有一兩千個平米,一共四排縫紉設備,現場的員工就有一兩百人。
全都在埋頭苦幹,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訝的是工作台麵上的工件,竟然是PVC塗層麵料,他們在生產羽絨服。
一撚台上的填充物,不對,應該是太空服。
填充的根本不是羽絨。
而是化纖。
被這個年代的商界訛稱為太空棉,其實是聚丙稀腈纖維,腈綸。
失望的是果然被自己說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