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a型?
這是有講究的。
因為這是一件女裝。
在服裝界有個顛之不破的定理,女人天生適合a版型。
天生喜歡a版型。
因為女人的肩窄,盆骨寬,再加上後世的審美觀不斷改變,女人都恨不得自己千嬌百媚,a版上窄下寬,既能讓著裝顯得秀氣,寬大的下擺既遮肉,還顯瘦。
由ada goose公司,在2004年推出,亮相米蘭國際時裝周,推出03年秋冬新品,驚豔了整個時尚之都。
設計師阿爾弗萊德柏邁,帶來了一共三款a字羽絨服,百搭版立領短款,雍容版毛領中長款,清新版束腰拚接中長版。
明明臃腫的羽絨服,經過阿爾弗萊德a字版型改良,一躍成為灼手可熱的時尚單品。
為愛美的女式提供了一種更新的選擇。
範陽下筆很快,首先是百搭立領短款,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倒三角的形狀,6等分,每一個個格子10厘米,添上羽絨服蓬鬆的圓弧線條,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副羽絨服的款式。
添上袖子,同樣6等分。
收緊了肩寬,加大了下擺,再略微誇張的微微上翹。
(不好描述,請a版羽絨服,群裏我也會發布一些圖片。)
剛畫出大概,女老板就捂住嘴唇:“這好像蓬蓬裙的樣子,這下擺也太大了吧?”
“理解得非常正確,a版羽絨服精髓在於誇張的比例,要不然稱不上真正的a字羽絨服。”
眼前的一件羽絨服,由於上下寬窄誇張的比例,幾乎成為了一個三角形。
可不知為什麼,卻給人一種異常的美感。
接下來就是領口了。
這款百搭版,搭配的精髓是立領。
拉到頭,剛好達到下嘴唇的位置。
更加凸顯a版型。
中間一條拉鏈。
接下來又讓人目瞪口呆。
範陽出色的素描功底完美的展示出來。
一個紮著波浪丸子頭,留著斜劉海的女士頭像,在紙上浮現。
麵孔還有著歐洲女性特有的低眉骨,深眼窩。
畫麵感非常的棒。
但這還不夠。
原因之二,還有穿搭。
和a字羽絨服一起出現在米蘭時裝周的,還有外裝打底褲。
而什麼是外裝打底褲呢?
就是範陽準備的第二代彈性麵料。
第一代彈性麵料,彈性夠了,但塑形不夠,所以必須腳下踩個絆子,靠緊繃拉出線條。
有個非常致命的缺陷,臀型包裹不透徹,材質劣質一點,大腿與臀部接洽的部位,不夠緊致,反而鬆垮垮的。
第二代彈性麵料,就是外裝打底褲了,材質進行了升級,由氨綸界占有壟斷地位的美國英威達公司發明,04年被杜邦公司全資收購,推出杜邦萊卡,采用t400型聚氨脂纖維,適用於任何布料。
從此以後,女下裝,就全是緊身褲的天下了。
但現在還不行。
萊卡還沒有發明出來。
隻有打底褲。
這幾乎是緊跟著健美褲就發明了的。
可一直以來不受重視,隻應用在瑜伽服,保暖內衣方麵。
奇了怪了。
就因為這緊致的瑜伽服,順便把瑜伽給帶火了。
後來這些女人忍不住,把瑜伽服當居家服穿,穿到大街上,找各種機會顯擺。
給了設計師靈感,在瑜伽褲的基礎上進行改良。
沒過一會兒,一個上穿a字羽絨服,下巴藏在領口裏,紮著波浪丸子頭,下半身穿著一條打底褲,腳踩一雙高幫皮靴。
偏偏女人的腿部,又是最容易畫的,畫出來也是最好看的。
“我的天,你會服裝設計?”
“瞎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