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啊,那地方是黃金通道,歐亞走廊,你等我給你找找。”
店主又埋頭到櫃台底下,東翻西翻,又找出一個圓筒來。
上麵寫著:法王路易九世的生命之杯。
簡介:蒙古政權時期(1206-1271年),蒙古統治中心在蒙古高原,阿拉山口成為遐名中西亞的重要通道,有黃金通道支點之美名,中外各民族經商、征戎、覲見皇帝、異域探險必經此處。
法王路易九世兩次遣使經過阿拉山口,覲見成吉思汗,建立了外交關係。
1219年,蒙古國第二次西征,迅速毀滅了以中亞為核心的遊牧強國,花刺子模,而失去了故土的花刺子模人,在蒙古人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向西行,進入了阿尤布王朝的領土,導致第六次十字軍東征成果毀於一旦,耶路撒冷再一次陷落。
蒙古國的無可匹敵震懾了西方諸國,紛紛遣使結盟,法王路易九世秘密派遣一支使團隊伍,獻上生命之杯,在穿越黑風口(阿拉山口)時,遭到了傳奇刺客,哈桑.本.薩巴赫,山中老人刺客集團的伏擊,使臣隊伍死傷殆盡,金杯失陷,下落不明。
而那張藏寶圖煞有介事的分析了幾個最有可能藏寶的地點,阿拉山口,夾在兩座大山之間,阿拉套山,巴爾魯克山,是一條寬約20公裏,長約90公裏的狹長走廊,那麼寬的地方,除了一條鐵軌橫穿而過,幾乎人影子都看不到,找得到個屁啊。
雖然明知是忽悠人的,範陽卻挺喜歡:“這就很不錯嘛,不愧是歐亞走廊,就這張吧。”
付錢將這張圖買下,配套的還有一根背帶,可以斜挎在肩膀上,還別說,這圓筒做工不錯,背在肩上挺帶感的。
新韁,到處寫滿曆史,千年古道,歐亞走廊,最高風速55米每秒,相當於十二級台風,挑戰生命極限的地方,連探險家也不願意穿越的荒蕪之地,在古代,卻是一條交通要道。
無數的商旅,軍隊,通過阿拉山口進出歐亞,從沙漠到草原,從陸地到海洋,第二歐亞大陸橋重新連通的1993年,如今的阿拉山口,又會是怎樣的一副情景呢?又該帶給自己什麼樣的驚喜?
說到戶外裝備,範陽就頗有經驗了,一人選了一套衝鋒衣,山地靴,防風眼罩,頭套,麵巾,圍巾,瓶裝氧氣。
這店主極會賣貨,忽悠著範陽又買了安全繩,多功能腰帶,8字環形扣,還花高價買了三台步話機,僅僅這三台步話機就用掉2000多。
走了出來,三人已經是全副裝備,大軍背上兩捆50米的安全繩,腰間纏著多功能腰帶,這繩子是把人係成一串,老板說是防止被風吹走的。
盧正山則拿著兩把登山鎬,一柄飛爪,臉色慘白:“這,咱們,咱該不會真的要去穿越阿拉山口吧?”
隻有範陽滿臉笑意:“又花不了幾個錢,買就買了,有備無患,從邊關,到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有多遠?”
阿拉山口,就像一根筆直的通道一樣,隻不過這個通道的寬度,就有點聳人聽聞了。
也可以這樣說,這邊是第二條世界屋脊,其他地方都要翻山,唯獨這個地方一馬平川。
又偏偏因為這個地形,眾山狹聚的風流在這裏彙聚,狂灌而出,既是山口也是風口。
盧正山答道:“90公裏,出了阿拉山口,開車的話要四五個小時,出了山口向東,走十多公裏就到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但叫什麼名字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