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全封閉的貿易市場,麵積還挺大,雖然是中國援建,但也考慮到了一些前蘇連的風格,呈一個圓弧形的開放式結構,上下三層,底層的麵積最大,一個鋪麵差不多一兩百個平方。
中間是一個圓形的廣場,廣場中間立著一個身穿中山裝的列寧雕像。
地麵是標準的紅色地磚。
外麵一周圓形的噴泉,看起來還挺漂亮的。
左邊是中國區,右邊是哈薩克區。
第一層是服裝百貨,副食品,第二層商用建材,家用電器,五金工具,第三層是戰略合作單位。
範陽還沒開逛,就向劉曜廷問道:“這些鋪麵是民營的還是國營的?”
劉曜廷答道:“國營的,統一安排過來的,中國供銷集團總公司。”
“那對麵呢?”
“對麵全是哈薩克的友誼商店承辦,還是國家級的貿易。”
“那這座市場也向第三方開放了?”
劉曜廷點頭。
範陽就算是明白了。
果然和傳統的邊境口岸不一樣,普通人過來貿易,還要等上兩年才比較成熟。
中國區這邊,範陽粗略看了一下,排頭第一家,門牌上寫著烏魯木齊紡織總公司,是賣布料的,進去一看,麵積到是挺大,兩間鋪麵打通,裏麵的售貨員還穿著五六十年代的中山裝,而裏麵擺放的商品全是布料。
青年布,勞動布,卡其布,印花布,提花布,當然還有的確良。
還有一家上海熊貓電器廠,裏麵陳列著14寸的黑白電視,還有16寸的彩電,風扇,吊扇,電炊壺,收音機,錄音機,果然全是五六十年代供銷社的水平。
而其他的鋪麵幾乎一致,太高檔的商品目前的哈薩克斯坦,也消費不起。
唯獨幾家賣服裝的,還有點意思,大約是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款。
中國區沒什麼逛頭,範陽在意的是哈薩克區。
要說起友誼商店,範陽也是知道的,這是蘇連的特色。
跟中國的六七十年代一樣,普通人購買商品,隻有一個途徑,供銷社,商品的產能不足,還會進行限購,像購買布料必須要單位開具的布票,糧食要糧票,那個時候單位的工人為什麼這麼惹人眼紅,像購買一台彩電這些,還並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還必須要有一張采購卷。
友誼商店呢,裏麵賣的全部是高檔產品,隻針對外國人開放。
完全的壟斷所有商品。
要買巧克力這種東西,也隻能友誼商店了。
“別急,外麵那座友誼商店看來是旗艦店,咱們先逛外麵。”
楊梅還氣鼓鼓的:“不買了。”
範陽一笑:“怎麼了,還在想剛才的事情?”
“沒有。”
“走啦,你要是於心不忍,過來當誌願者吧,或者捐個幾百塊錢,給他們買點大米和麵包之類的,盡一點心意。”
楊梅眼珠一轉:“你是大老板,你那麼有錢,你怎麼不捐?”
“捐啊,我肯定捐,我公司捐款一萬,可以了吧?”
楊梅這才展露笑顏:“你捐一萬,我捐1000。”
杉原京子到挺大方:“我也捐一萬。”
楊梅驚道:“你瘋了,你有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