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1 / 2)

劉曜廷答道:“可以的,這邊主要就是人民幣結算,咱們國家提供了上千億的人民幣貸款,這些都可以返購的。”

“盧布呢?”範陽問。

劉曜廷點頭道:“盧布不行了,現在厄羅斯市場都用美金,哈薩克斯坦正在籌備廢除盧布的流通,換發新的貨幣堅戈,預計在11月才開始發行,目前我們的貿易全都用人民幣結算,要不然就是美金,綜合保稅區也有咱們的換彙中心。”

範陽眉頭略微一皺,還是感到挺惋惜的,問道:“現在盧布的彙率多少了?”

劉曜廷苦笑:“官方的彙牌價1比2000左右,黑市上跌破3000了。”

其實蘇連解體前後,他的經濟還是可以的。

首先外彙是完全由國家控製,彙率也是國家一手製定,70年代初時,盧布和美元的官方牌價是1盧布換1.6美元,宣稱比美元還值錢。

但與實際不符,黑市上6盧布換1美元。

一直維持到1987年,都還比較穩定,大約1美元兌換15盧布。

可1989年,東歐劇變,波蘭獨立,柏林牆倒下,兩德統一,羅馬尼亞內戰,前總統夫婦被處死,南斯拉夫解體,科索沃戰爭,在西方的和平演變,實則策反的戰略下,蘇連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盧布開始劇烈貶值,很快就跌破500大關。

這個時候蘇連這個概念,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迫於無奈的戈爾巴喬夫政府,開始向米帝倒戈,請求援助,試圖恢複經濟秩序,完成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一步轉軌。

然而,中國走完這一步經濟改革,用了整整二十年,都還不曾完全放開。

而厄羅斯卻一步到位,什麼都給你放開了,當然,還是有一個過程的,可謂環環相扣。

首先第一個,針對蘇連全境,缺衣少食的環境,提出了一個很有針對性的意見,放開市場。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沒有麵包,我有,你沒有黃油,我有。

但你關緊國門,不讓我進來什麼意思呢?

放開,你不相信我,聯合國還不信麼,你向聯合國申請oda國際直接援助,我來接你的盤。

戈爾巴喬夫一想有道理,這是必然的,就把對外貿易和外資準入,這兩項,給放開了。

不得不說,還是卓有成效的,從89年開始放開,經濟還是複蘇了一段時間,西方世界首先是運過來了海量的商品,輕工用品,在蘇連開設商店,用大量的貿易,彌補了整個蘇連社會輕工產能的不足。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莫斯科街頭就全是米國人的商店,麥當勞都開到紅場去了,很快英國,法國,統一後的德國也加入了這一盛宴,西方的工業化建設已經很齊全了,各種東西根本不缺。

要知道在這之前,牟其中才剛剛用幾百車皮的罐頭,火腿腸,大衣,皮鞋,換了兩架飛機。

戈爾巴喬夫政府看到這個局麵,就認為改革有成績了。

引進了資本主義,放開國內市場,你看,西方的朋友來了,帶來了奶油和麵包,心裏那個恨啊,這麼好的朋友,為什麼以前我們還要打死打活呢,好朋友,幹就完了。

可是很快,米國人就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