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資本入侵(1 / 2)

厄羅斯紅場式的建築以紅磚為主,地麵以大量的條石鋪就,很少采用塗料,顯得很天然,古樸,加上尖頂,圓頂,拱門,歐式花紋的廊簷式結構,讓眼前的這條瓦爾西裏大街,具有濃濃的異國情調。

餐廳,教堂,門招寫著Цehtpocoю3,蘇連消費合作社(等同於國內供銷社)的商店,門口徘徊著失去工作的厄羅斯人,穿著灰色製服的哈薩克警察,身著軍裝的士兵,路邊停靠的車輛,打著摩根士丹利旗號的銀行。

一麵天堂,一麵地獄,也隻有走到這邊才能感覺到,這仍然是一個龐大的國家。

哪怕經曆了這麼多的暴亂,國家也剛剛獨立,滿大街的失業人群,也依然阻擋不了貧富差別。

而跟那些哈薩克人完全不同的是,這邊的厄羅斯人,即便混得再差,也是優先供給的對象。

兩輛陸巡行走在條石鋪成的大街,就像行駛在減速帶上,輪胎碾壓石楞發出噔噔噔的聲音,車速根本提不起來,很快就吸引了人群的注意。

大軍趴著車窗看了一會兒,仍是搖頭:“差別太大了。”

範陽笑道:“這才是真實的厄羅斯,說錯,是厄羅斯體製下的哈薩克才對。”

尤其是大街上的女人,那邊哈薩克區排隊領取救濟物資,臉色蠟黃,表情麻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而這邊的厄羅斯女人,依然可以穿著長裙,扭著款擺的腰肢招搖過市,就跟葉捷卡琳娜,和多斯特克火車站友誼商店看到的那些女人一樣。

這些國家的民族政策,要放到中國難以想象。

完全是兩個世界。

伊凡說道:“到我家裏休息嗎?我家住在奧利弗薩大街,前麵的十字路口往左。”

“不用,我們自己安排,找最繁華的地方,不要因為簽證的事情惹出什麼麻煩。”

“最繁華麼,那去中心廣場吧。”

在伊凡的指路下,一路開了十多分鍾,來到阿拉木圖代表性的中心廣場,下方一座高大的銅製黃金人雕像,旁邊則是主要的商業區。

人滿為患。

就連範陽都小小的吃了一驚。

一般來說歐洲的城市,即便厄羅斯,也是比較冷清的,因為地廣人稀。

可這裏卻人聲鼎沸。

一些穿著西裝的人頭發筆挺,手裏拿著傳單,不停的散發給行人,還有一些在聚眾演講,粗略一看,發傳單的要麼是銀行,要麼就是工廠,還有一些搞選舉的,等待工作的。

路邊還擺著些小食攤,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帳篷攤位,上麵擺著服裝,鞋子,這廣場起碼有著幾十年的曆史,中間那座黃銅雕像都已經泛出銅綠色,條石台階也破損不堪,明明才下午,竟給搞成了夜市?

伊凡說道:“這些都是等待工作的,和尋找機會的,現在的阿拉木圖失業很嚴重,其他的幾個大型城市人都湧了過來,這後麵是總統府邸和市政中心,現在那些工廠都被外國人收購了,經常在這邊發布聘書,但人們很友好的。”

“外國人?哪國的外國人?”範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