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28烈士陵園(1 / 2)

這邊,科利佐夫斯基跟範陽悠悠閑閑的討價還價,而另一邊,整個潘左諾夫第34摩托化步兵師,已經掀起一場地震。

阿拉木圖,南部區,阿拉套山在這邊叫做麥迪奧山,山腳下,有座占地18公頃的烈士陵園,叫做潘左諾夫28勇士紀念公園。

1939年,德軍發動閃電戰,繞過馬其頓防線,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步兵師為主要突擊力量,配合航空部隊,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裂了波蘭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

以短短27天時間征服波蘭,1小時拿下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攻克比利時,39天打垮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打下了大半個歐洲。

1941年,德軍啟動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糾結了450萬兵力,170個師,3個裝甲集團軍群,侵略蘇連。

德軍的裝甲集群勢如破竹,以閃電戰術快速深入,裝甲部隊鉗形推進,先孤立,然後徹底摧毀,僅僅兩個月時間,就全麵占領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並且攻下烏克蘭首都基輔,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裏,就向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決戰的時刻到了,這是偉大的衛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土耳其斯坦軍區全線支援莫斯科後,中亞五國全麵動員,厄羅斯人打沒了,又在阿拉木圖組建了以哈薩克人為主的316師。

這支316師,在莫斯科保衛戰最艱苦的時期投入戰鬥,據守在莫斯科市中心隻有40公裏的地方,英勇抗擊,拚死抵抗,沒讓德軍前進一步。

戰鬥到了最慘烈的時期,1941年11月16日,316師從5個團,打到最後1個團,1075團,這個團隻剩下28位戰士,在這個時候也沒後退,是真真實實的打光一兵一卒,在最後的動員中,該師師長潘左諾夫,告訴這28名戰士:“我們已無退路,因為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

這是一個純步兵師,就跟當年的川軍和湘軍一樣,裝備就是草鞋布鞋,全由哈薩克人組成,甚至還有人提著弓箭上戰場。

在經過短短的訓練之後,就被派上戰略高地,用血肉之軀對抗裝甲坦克。

反坦克炮彈打完了,就用汽油燃燒瓶砸向德軍坦克。

汽油燃燒瓶用完了,就用集束手榴彈炸坦克。

還有一名戰士抱著集束手榴彈藏在彈坑裏,等待德軍坦克碾壓過來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坦克同歸於盡。

最後,這28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該師師長潘左洛夫,也英勇犧牲在戰場之上。

衛國戰爭勝利以後,蘇連國防委員會決定授予316師“近衛軍”稱號,接著又授予“近衛紅旗潘佐洛夫師”稱號。

28位蘇軍勇士都被授予“蘇連英雄”稱號。

戰後並入土耳其斯坦軍區,又因中亞軍區改組,從316師改為近衛紅旗潘左諾夫第34摩托化步兵師。

一直被視為哈薩克斯坦的驕傲。

陵園大門是一個高達9米的金字結構,兩邊有著茂密的綠植,和一座低頭抱腿,翅膀環繞著身體的天使雕像,走進陵園是一條長長的甬道,甬道盡頭的黑色大理石上,纏繞著象征蘇連銅製稻穗,和環繞的銅製金星,金星的中央是熊熊燃燒的長明火炬,象征著生命不息、精神永存。

而長明火台之後,則是28位勇士的群體銅雕,其中一名手握一枚反坦克手雷,張開雙臂,象征著向敵人的坦克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