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金融寡頭(1 / 2)

“不用還?”

範陽手中的茶杯都拿捏不穩。

還有這樣的好事?

波特蘭看見範陽震驚的樣子非常滿意:“我們的拓展方式令你感到不解?”

“嗯。”範陽答道:“總要給我一個什麼目標吧?到現在為止,我好像還沒幫你們辦成一件事情。”

“NoNoNo,你已經足夠優秀了,這次的會展就搞得非常優秀,這也算是集團對你的補貼,你應得的,我可是為你說了不少好話哦。”

“確定?不需要我做什麼?”

波特蘭吹了一口紅茶:“當然,我們無權要求你做什麼,但一點小小的建議還是可以提供的。”

“比如呢?”

“在阿拉木圖做出一定的影響力,打通某些重要關節,擴充貿易的種類,涉足鋼鐵,能源,礦產,有色金屬,醫藥,構建起自己的陸上貿易車隊,在中國,我們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可是在東歐國家,我們的投資眾多,這幾年陸續收購了幾十座,甚至上百座的大型企業,這些都需要銷路的,你能明白我的意思的。”

看著波特蘭的眼神,範陽心裏安定不少。

果然,自己是搭上厄羅斯的羊毛快車了。

86開始,年戈爾巴喬夫市場化改革,在88年開放外資準入,一時間,西方世界的各大財團集體出動,全麵滲透厄羅斯,腐蝕厄羅斯的特權階層,當盧布崩潰之後,夥同這些特權階層瓜分國家財富,大肆收購前蘇連的國營企業。

在整個人類社會的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這麼整齊劃一的行動,要徹底打垮一國的經濟談何容易,光是英國的幾大財團,聯合幾大銀行業巨頭,便募集了至少十億以上的英鎊入場。

從88年開放私人銀行業開始,就籌集巨款,選定和扶持厄羅斯籍代理人,在厄羅斯開設銀行。

造就了厄羅斯七大金融寡頭。

聯合銀行總裁別列佐夫斯基。

大橋銀行總裁古辛斯基。

國際商業銀行總裁維諾格拉多夫。

莫斯科儲蓄銀行總裁斯摩棱斯基。

阿爾法銀行總裁弗裏德曼。

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

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馬爾金。

這七大寡頭在以後的厄羅斯呼風喚雨,96年厄羅斯換屆大選,甚至與葉林青達成協議,幫助他成功連任,銀行家提供財政支持,葉林青則承諾維護寡頭的經濟利益。

讓七大寡頭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將觸手無限延伸,涉及到了社會的各個層次,偏偏厄羅斯的改革可謂相當徹底,國家不掌管任何行業,鋼鐵,石油,能源,礦產,甚至黃金行業都徹底放開了。

國家不掌管,反而把這些支柱產業交給寡頭壟斷。

權勢大到可以撤換總統。

91年蘇連解體過後,厄羅斯又搞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革,催生出更多實業寡頭。

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掌握了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財富。

國外勢力掌握了百分之四十。

留給厄羅斯的十不存一。

以後這些厄羅斯的資源,至少有一大半流入中國。

英國人固然掙得盆滿缽滿,中國這邊也正好彌補了重工與能源的產業不足。

要沒有這些海量的資源注入,想要飛速發展,客觀來講,還是略有一些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