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法拉比肯定的點頭。
“那好吧,我也不怕班門弄斧,可這樣討論太過寬泛,有沒有什麼針對性的問題提出來呢?”
範陽可沒自大到,能在廣義上,和這位一國副布大放厥詞。
是,他承認,這些老一輩的領導階層是沒什麼文化,尤其是五六十歲這一撥,都是一邊從政一邊學,摸著石頭過河是常態,經常出現跨行領導,一問三不知的領導,因為他們本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也有屍位素餐的存在。
可法拉比不同,範陽是有所了解的,這可是一手一腳建立起中哈兩國經貿合作的牛人,還會談過那麼多外貿大佬,要論新潮思想,才思敏捷,或許比不過年輕人,可真才實幹上麵,大局觀等等,就不是範陽這種人可以相提並論了。
針對性的提出一點建議最為妥當。
說錯了,也不會造成什麼惡劣影響。
“難,困局。”法拉比眉頭深皺,帶起一臉滄桑的既視感,幽幽說道:“我們是迫不得已走上獨立的道路,這一點想必你應該知道。”
範陽點頭,這沒什麼好爭議的,世人都知道。
而蘇連為什麼解體?
為什麼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就迫切的想要改變蘇連?
因為前蘇連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太多了。
米國和蘇連為什麼要冷戰?
這又是一個關於德國的故事。
二戰的德國,把整個歐洲徹底打怕了,打慫了,敦克爾大撤退,四十萬英法聯軍丟盔卸甲,什麼都不要了,隻顧逃命,導致英國軍隊完全的退出歐洲。
斯大林格勒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幾乎把前蘇連打光,打廢。
好不容易結束戰爭,到了瓜分勝利果實的環節,針對德國如何處理的問題,出現了矛盾。
德國投降之後,蘇,美,英,法,四個戰勝國,協議分區占領德國,並由四國總司令組成盟國管製委員會。
相當於四個國家,瓜分德國領土。
但是瓜分之後,如何處理,米國和蘇連的主張完全不同。
米國從一開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國的意圖,畢竟德國的工業實力還在,石油,礦產,科技等硬實力還在,稍微扶持,就能夠重新壯大起來,以便把它納入米國的戰略體係,實現米國超級膨脹的野心,和稱霸全球的目的。
可是蘇連怎麼會同意呢?
蘇連和德國,從中世紀打到20世紀,持續了幾百年的戰爭,蘇德矛盾,同盟和協約國的矛盾,挑起了總共兩次世界大戰,蘇連集結15國之力,還連同英法美,好不容易才消滅了這個心腹大患。
結果米國還想扶他起來?
這不是要人命麼?
戰敗後的德國,在兩方角力之下,變成了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柏林牆樹立,德國分裂,變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
蘇連這邊拚命壓製東德,米國這邊就聯合英法等國,推出馬歇爾計劃,全麵重建西德,全麵重建西歐。
從此,冷戰就開始了。
米國和蘇連之間,不敢爆發正麵戰爭,就到處搞事,陸續分裂了很多國家,到處扶植反對勢力,朝鮮和韓國被分裂,越南分南越和北越,爭奪非洲和中東所造成的戰爭就多得數不勝數。
米蘇都進入全麵的備戰狀態。
所欲區域建設極不平衡。
主要的三個國家,厄羅斯,白厄羅斯,烏克蘭,集中了15個國家的發展力量,建立起了鋼鐵洪流,城市,宮殿,工業體係完備,物資充足,厄羅斯人享受著15個國家帶來的資源紅利,盡情揮霍,隻要在厄羅斯當個官,或者進入公務員序列,就是一步登天,享受著各種高福利和優越的生活,跟底層人民有著天淵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