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陽心情大好,這份驚喜來得太突然了。
如果沒有門路,一般人要到國外涉足鋼材生意,很難。
要自己去打通一條門路,需要花費的精力就多了,還不一定能夠賺錢。
前一世的自己少有涉獵,僅僅在印度倒騰過幾次廢鋼。
但那東西怎麼說呢,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廣州一帶做這個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那是因為行業特殊。
改革開放的中間10年,因為入世,答應了西方國家一係列的條件,其中有一條就是處理洋垃圾。
這在發展初期是很有必要的,為此建立起了龐大的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鏈,到處都是廢品收購站,這些廢棄原料的回收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早期的原材料不足。
而發展起來過後,尤其是我們國家的石油精煉產業發展完備,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纖維,橡膠,產量大大提升,成本降低。
處理廢品的前置環節,在垃圾分類這一項,投入了太大的人力物力,就顯得不怎麼劃算。
再加上處理這些廢品帶來很大的環境汙染,這邊就開始撂挑子不幹,不再為西方國家處理這些廢棄物品。
國際上的廢棄產業,就開始向著印度進行轉移。
這些廢品的壓力是很大的,廣州有十幾處大型的垃圾填埋場,分揀之後進行焚燒,每天的積壓能達到9000噸,兩天不處理就能堆到香港。
但國內基層的廢品收購,是一條無比長的產業鏈,那些1毛錢一個的礦泉水瓶哪裏去了?
都跑到印度去了。
廣州黃埔港是國內最大的廢品鋼鐵出口基地,做這事兒的多老去了。
不鏽鋼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什麼?鎳。
恰逢2019年鎳原料大漲,印度尼西亞的紅土鎳礦主產地之一的哈馬黑拉島發生7.1級地震,菲律賓開啟新一輪礦業檢查,暫時關停了鎳礦出口,印尼也發現了這一商機,借口地震關閉出口,還準備在2020年全麵限製往中國出口,供給下降。
而偏偏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持續走高,鎳原料恰恰是鋰電池中的核心材料,需求井噴似的增加。
都要趁著這一波行業紅利撈個夠本。
導致2019年鎳原料的一輪瘋漲,到7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滬鎳大漲3.45%,而倫敦交易所的外鎳期貨漲幅達到了15.11%,總計漲幅達到28.4%。
這隻是期貨價格,現貨上麵,從10萬零600元一噸的均價,漲到了接近18萬一噸。
連帶反應,廢品不鏽鋼的價格翻了整整一倍。
2019年從事廢品出口這個行業的,就跟2020年養豬的一樣,賺得盆滿缽滿。
在這種浪潮型的上級當眾,幾百萬算個屁啊?
黃埔港的大佬家,尤其是印尼的幾個土豪玩家,在倫敦期貨交易所囤積外鎳期貨,掙足好幾個億。
這是廢品鋼材。
而普通鋼材,通貨鋼,想要經手就沒那麼容易了。
內貿可以,但涉及進出口都是有配額的。
一般人插手不上。
想要在國外經手鋼材生意,那就更不容易了。
因為鋼鐵是國家的支柱產業,有那麼容易撈著肉吃麼?
要不是哈薩克斯坦獨立之初,百廢待興,恐怕怎麼也落不到他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