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西雅(1 / 2)

飛行了23個小時,橫跨太平洋的範陽四人,在第二天下午2點多鍾,到達了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

走出航站樓,廣場上赫然立著的便是一座華盛頓雕像。

幾個人在雕像前麵輪番合影。

吹著西海岸暖濕的海風,呼吸著略帶鹹味的空氣,賈景元放下相機感歎道:“這老美的地方就是舒服啊,連太陽曬著都不一樣。”

高路笑罵道:“連月亮都更圓一些?崇洋媚外的狗東西。”

賈景元根本不以為意,用雙手在胸前比劃一圈說道:“月亮不一定圓,但波波肯定要圓一些啦。”

“狗東西。”高路對賈景元是長期的出口便罵:“以後別說你認識我啊。”

李麒麟問道:“感覺怎樣?”

範陽聲稱沒來過美國。

也的確沒來過幾回。

哪怕上輩子從事貿易,要麼東歐,要麼日韓和東南亞,都是在近海一帶轉悠。

相比北美而言,這裏實在太遠了。

直線距離就超過10000公裏,飛機都需要20多個小時,要是海運,至少得1個多月,遇到港口拖拉一點,動輒花上一個半月,兩個月也是正常的。

而且貿易額極大。

一般的公司根本就玩不轉。

橫跨太平洋的,無一不是萬噸以上的巨輪。

上一輩子也隻是旅遊來過兩次,根本就談不上了解。

範陽笑道:“感覺還不錯吧,就是有點熱。”

李麒麟道:“美國西部嘛,氣溫是要高一些,但這邊說白了,跟咱國內也沒啥兩樣,過來打工挺不錯,旅遊可就吃不消了,消費不起啊。”

範陽點頭,深感為然。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北美和亞洲地區差距很大的,這邊的工業化更早,物資更加富足,總的來說啥都不缺,收入高,物價卻極其低廉。

這都要歸功於美國的全球戰略,什麼好處都占盡了。

如果是亞洲地區的窮苦人過來打工,那麼的確是個天堂般的地方。

像在美國刷個盤子,即便90年代也能拿到2000美元的月薪。

折合人民幣能達到13000。

而國內呢,200塊錢頂天了,工資相差百倍以上。

刷10年盤子也未必能掙到這麼多。

國外掙錢,國內花,感覺當然很好了。

但有錢人過來旅遊,概念又不一樣了。

這邊的貧富差距嚴重,兩極分化更加嚴重,普通公民兩百美元就能很好的生活一個月,一美元可以吃上麥當勞的漢堡套餐,連帶可樂,薯條,外加漢堡。

底層的物價和消費極其低廉。

但稍微高檔一點的西餐廳,輕輕鬆鬆吃掉上千美元。

範陽他們定的布萊頓.索夫酒店,還隻是四星級,一個標間268,很貴了。

合影過後,四人走到機場的免裞商店,一人兌換了3000美元,狗大戶嘛,不缺這點錢。

李麒麟手裏捏著幾枚25美分的鋼鏰,在手裏拋上拋下。

範陽則注意到貨架上的物價。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是以分為基本單位流通的,1美元等於100美分,貨架上的可樂標價30美分,礦泉水15美分,一盒餅幹20美分,萬寶路1.3美元一包。

李麒麟問道:“喝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