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夢招賢(1 / 2)

地玄黃,宇宙洪荒。

泰始之初,地混沌一片,清濁不分,陰陽未判。盤古大神持巨斧劈開鴻蒙,從此,清輕之氣上浮,化風雲雨霧於;重濁之物下沉,結山石水土於地,地始分、陰陽乃判。生造化、地育萬物,地萬物,茲是得以生生不息,變化無窮。故《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

浩浩皇,悠悠厚土,這蒼茫大地曆經數十萬年的風吹雨蝕、日升月落,遂分為五大洲,北有辰洲,南有虞洲,西有牧洲,海上有瀅洲,中部與東土則連為一體,號曰神洲。這神洲大陸,最是廣大,東西橫跨一萬八千裏,南北縱越二萬四千裏。洲上山川連綿、原野縱橫,江河湖泊,星羅其間,沃野千裏、良田萬頃,物阜民豐、地廣人稠,洵屬這上地下,最為富庶之地。神洲之上,又有四國。北是蕭國,南屬楚國,東到海邊有桑國,而中間最是寬廣繁華之地,便是乾國。乾國自太祖開國以來,已曆三百年國祚,當今皇帝年號康元,在位已七十年矣。

大乾康元七十年五月庚醜,皇帝李重盛集文武百官於太元殿早朝議事。皇帝俯視滿朝文武,忽有所感,乃幽幽歎了一聲,道:

“朕昨夜一夢,見一大星起於南,複墜於東海,諸卿以為何?”

群臣麵麵相覷,均不敢對,獨有禮部尚書張子昂上前奏道:

“陛下:臣以為此星乃權星,權下界,護佑我皇,保我大乾江山萬世永固,此夢乃大吉之兆!”

李重盛撚須微笑道:“那依卿之意,朕既有此夢,該如何以應之呢?”

“啟奏陛下,依臣愚見,應向那東南沿海各地,發一道招賢皇榜,令各道、府、州、縣,遍察雅俊、廣羅人才,無論文宗、道法、武功、兵略,但有一技之長者,俱可上報朝廷,為我所用。”

李重盛當即連連稱善,著即由禮部擬旨,發榜招賢,頒示下,詔曰:

朕承應命,克建大統,享國已七十年矣。今國運昌隆,百姓安怡,炾炾禮製,四海景從,泱泱威儀,萬邦賓服。普之下,凡日月照臨之地,罔不洋洋而歡,山川澤被之所,鹹與忺忺而洽。然承平之世,安有垂之百代哉?治世之主,居安不可忘危也。先帝每與朕言創業之艱難,朕不敢一日有忘焉。

昔者,燕昭築宮、衛鞅立木、桓公五往、使君三顧,文王於渭水之濱,載輿公望,沛公於齋壇之上,拜將淮陰。朝廷砥柱,國家幹城,所賴諸君戮力、一體用命。但有文武之才,出力報效者,詎可泯其績而不察乎!

夫皓首窮經、累月經年者,當思聖賢之道,為民效命;品性忠貞、才誌雋拔者,亦當見賢思齊,奮心國事;下之才俊者,當心懷下,居江湖之遠,思闕廷之憂,處山川之邈,懷廟堂之忱,恭謹順命,以答大勳!

著各道、府、州、縣,察納高士,廣集元彥,但有誌慮純良者,即行奏報,不得延擱。

欽此!

就這樣,這一道招賢皇榜,三月之內,籍著朝廷青衣衛的快馬,便頒行到了大乾國的各個角角落落。三月之後的某一,在江南沿海之地的杭州府,知府洪文堂正在府衙大堂內的案幾上打盹,忽聽衙役急慌慌地進內報道:“報!報知府大人,門外有一人求見!”

洪文堂抬起頭,揉了揉惺忪睡眼,緩緩打了一個哈欠道:“慌慌張張地幹什麼,是什麼人要見本府啊!莫非是上頭派來的差官不成?”

衙役戰戰兢兢回道:“這個人……這個人,的不識,不過看他的模樣打扮,應該,應該是個平民。”

洪文堂“啪”地一拍驚堂木,怒道:“你這廝好大膽!什麼人都沒弄清楚,為了區區一介草民,你竟敢擾我清修,斷我好夢!還不快與我亂棒打了出去!……”

“大人息怒,那個……那個人手裏還拿著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