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王濬樓船下益州!(1 / 2)

隻不過那是“鍾山”,不是“牛首山”。

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是哪座山,那特麼就是哪座山!

對方話音剛落,陳便答:“有了!”

慷慨而立,中氣盈胸,激蕩之氣勃發!

清亮的嗓音傳得整棟樓都可以聽得見!

“牛首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闕蕭蕭蘆荻秋!”

滿樓驚詫,寂靜無聲!

王浚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這幾句!

怎麼聽著都像是“指桑罵槐”之作啊!

什麼槳金陵王氣黯然收”?

什麼槳一片降幡出石頭”?

以你陳十一郎的意思,便是你一到金陵,金陵所有的人都要向你望風而降了?

這叫什麼話!

這幾句在場所有的金陵人聽了恐怕都不會高興!

還沒等金陵十友發話,樓下一樓的人也生氣了:“陳兄弟‘一片降幡’什麼意思?”

話的人既不想聽陳講故事,也不想聽陳吟詩,卻也被朋友們逼著“眾籌”了陳的門票錢,當然老大不樂意。

現在聽他出言不遜,自然更加不快。

“沒什麼意思,”陳成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衝樓下道:“詩中所言,畢竟我陳氏也經曆了一模一樣的一次。”

千言無語不消,陳的家庭背景,隻消這麼一句,別人就啞口無言了!

對啊!

陳雖然是第一次來金陵,是外地人。

可金陵畢竟是陳朝乃至六朝的都城。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又不是隻“黯然收”了這麼一回!

陳朝後主末年,隋文帝發兵五十一萬八千人,晉王楊廣(隋煬帝)節度,分進合擊,直指陳朝都城建康!

楊廣由六合出發,秦王楊俊由襄陽順流而下,清合公楊素由永安誓師,荊州刺史劉思仁由江陵東進,蘄州刺史王世績由蘄春發兵,廬州總管韓擒虎由廬江急進,吳州總管賀若弼、青州總管燕榮也分別由廬江與東海趕來會師。

大軍一觸即發,陳軍措手不及,長江塹被一舉突破。

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那一次,也是“金陵王氣黯然收”。

南唐後主李煜,“金陵王氣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頭”。

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建文帝“金陵王氣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頭”。

太平國覆滅,湘軍入城時,“金陵王氣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頭”。

哪怕到了現代,蔣家王朝覆滅時,還是“金陵王氣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頭”啊!

凡是以為長江險牢不可破的,無一例外最後都吃了大虧。

可是曆朝曆代的亡國之君就好像對前饒失敗置若罔聞一樣,依然執迷不悟——

隻能,長江啊,母親!真的很具有迷惑性!

陳敘述的,隻是一件具有普遍性的事情。

這幾句詩,金陵人無論是誰,連同向陳出了題目的“金陵十友”,聽了都會不舒服,可是陳“殺敵一千”,也“自損了八百”,誰也不好多什麼。

拋開這些不快之後,就要承認陳十一郎此作,又當是一篇“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