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大腦袋家的房子也是新搭建的一個茅草屋,這一帶大部分人家的房舍在地震中坍塌了,但是也有小部分人家能將就著住人。
範大腦袋家條件比韋寶家稍好一些,因為範老疙瘩和範大腦袋都算得上強勞動力,他家存了一點過冬的糧食,不過也依然很緊張,幾天才能吃一點點,隻能算勉強度命。
“韋寶,你怎麼來了?”範大腦袋正在往板車上加柴火。
韋寶笑著將自己背著的一小捆柴火放到了範大腦袋的板車上,道:“同你一道去山海衛賣柴。”
範大腦袋哦了一聲,跟著歎口氣道:“就怕又像上次一樣空手而歸,現在到處都是賣柴的。”
“所以我們這次增大量,壓價賣!半賣半送,能賣出去就行,隻要肯幹活,就不會餓死。”說話的是範大腦袋的爹範老疙瘩。範老疙瘩的大名,韋寶不知道,隻知道他叫範老疙瘩,是韋達康的好友和老鄰居。
“我也去。”範大腦袋的妹妹範曉琳從屋裏麵出來,看了韋寶一眼,“正好秋雅說她爹今天逢集,要去山海衛賣點菜換點糧食,秋雅今天也去。”
範曉琳長相姣好,隻不過是農家女兒,風吹日曬的,皮膚比較粗糙。
往常韋寶見了範曉琳是很害羞的,今天卻很淡定,並沒有回避範曉琳的目光,這反而讓範曉琳的微黑的粉臉微微一紅。
“那你去看看秋雅她爹好了沒有?我們現在就要上路了,她爹的性子磨磨蹭蹭的。”範老疙瘩將韋寶剛才放在車上的柴火,用草搓成的繩子一並紮緊,一個動作就顯露麻利的個性。
“好。”範曉琳答應著,往旁邊的王秋雅家而去,經過韋寶身邊的時候,又看了韋寶一眼。
王秋雅和範曉琳都比韋寶大三四歲,因為是鄰居的關係,從小一道長大,在她們的眼中,韋寶不過是小孩子。
等到範大腦袋拉著車,範老疙瘩和韋寶幫著推車出門,範曉琳依然沒有叫來王秋雅和她爹,範老疙瘩道:“這個老王最磨磨唧唧,跟個老娘們似的,我去看看,你們先走,我們馬上來追你們。”
範大腦袋和韋寶答應著去了,破舊的小板車上,高高的一車柴火,晃晃悠悠。
“你爹和你可真勤快,弄這麼多柴火。”韋寶笑道。
範大腦袋不好意思道:“都是我爹和曉琳砍的,我倒是沒有出多少力氣,韋寶,走這麼遠的路,你行不行?你家斷糧好幾天了吧?”
韋寶敷衍的嗯了一聲,因為羅三愣子交代過不要說魚的事情,聽範大腦袋的意思,範大腦袋家應該還沒有斷糧,便沒有說昨天晚上吃魚的事情了。
範大腦袋家沒有斷糧,卻也沒有能力接濟鄰居,韋寶並不反感,能理解這種處境,人都是先顧好自己家。
“那你別推車了,我一個人拉的動,等不行的時候,我再叫你推。”範大腦袋道。
“沒事。”韋寶心中一暖,感覺這時候的人雖然窮,但是人情味很濃厚,都很會為人著想。
範大腦袋偏頭看了眼韋寶,見韋寶似乎還行,也沒有再說什麼,笑了笑,暗忖小夥子長大了,出力了。
兩個人因為要等人的關係,走的不快,過了好一陣,範老疙瘩,王秋雅,王秋雅的爹王誌輝,還有範曉琳才跟上來,還多了一個鄭忠飛。
韋寶認識鄭忠飛,鄭忠飛是本甲甲長鄭金發的兒子,家裏是富戶,或者算中農吧,反正比一般人家要富裕。
韋寶按照自己吸納的原先韋寶的記憶,大致能理清這時代的一些關係。
一個甲的基礎單位是十戶人家,一個裏是110戶人家,這是最基礎的構成大明基礎單位的元素,一定有這麼多戶的,還有畸零戶,所以一個甲和一個裏,實際上不止10戶和110戶,一般一戶人家是5口人左右,有的多有的少,加上一堆畸零戶,一個裏的人口通常在千人左右。
像是金山裏這樣的大裏,就有一千多人,南方的裏普遍更大,因為南方人口更多,中原有的人口密集的裏,也會達到一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