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2 巨額欠據】(1 / 3)

韋寶自己搓了搓太陽穴,雖然還是個15歲的年輕人,但是這幾天實在太勞累了,人累點倒是沒有什麼,關鍵有點用腦過度,而他本來並不是啥聰明人,就普通人一枚。要是有諸葛亮那種一扇子三個計策的智商還差不多。

“先下去吧,我再想想,你們也再想想,這事還不著急!”韋寶道。

林文彪答應著問道:“那今天的唱戲慶典,還照常吧?”

“照常,為什麼不照常?這幫裏正、甲長和富戶們的土地都交出來了,還能興起多大風浪?”韋寶道。

“是。”林文彪急忙答應著,施禮退下。

“要不要回去接著睡?”王秋雅見韋寶傷身的模樣,心疼的問道:“還是現在用早膳?”

“先吃早飯吧。”韋寶道。

韋寶邊吃早飯,一邊在想怎麼解決裏正、甲長和富戶們手上捏著的大批欠據的問題,附帶的還有本地四個裏,五六千鄉民的生存問題。

他有兩個選擇,要麼理會,要麼不理會。不理也沒有什麼關係,他手握土地,這是最紮實的,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這些人找麻煩,也隻能等他出了這四個裏才行,在自己的地盤上,他可以安心做一個不問世事的大地主!隻是從此以後,自己下轄的這大片土地,從此與世隔絕了嗎?

要理會的話,他能怎麼理?獨自扛下所有的欠據?跟奪來趙理全手下的鄉民一樣,讓這些人都成為他的農奴嗎?

如果錢少還無所謂,五六十萬兩銀子,數目實在太大,另外他現在繼續用銀子,要啟動近千平方公裏土地的基礎建設,至少上千萬兩銀子,趕上這個時代大明朝廷全年賦稅的一半了,這還是基礎建設而已。

隻有完成了基礎建設,這大片土地才僅僅隻是達到了適合居住的標準而已,離準現代化城市的開發進程,不過走出第一步,完成了十分之一的樣子罷了。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

一億兩紋銀,甚至兩億兩紋銀,都未必能夠使得一塊荒涼貧瘠的土地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韋寶估算,可能需要三到四億兩紋銀!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數字。

徐蕊和王秋雅陪著韋寶吃飯,見他慢吞吞的吃著東西,一直是心事重重的樣子,也都不敢說話,隻能默默相陪。

“我想好了,這些債務,我們天地商號承擔!”韋寶忽然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擦了擦嘴,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道。

徐蕊和王秋雅吃驚的咦了一聲。

“咱們來承擔?”王秋雅憂鬱道:“數目太大了,這是很大的一筆銀子啊,而且,咱們不需要承擔吧?買地是他們自願的,咱們又沒有逼迫他們。”

“我們不承擔的話,五六千鄉民便要流離失所,隻剩下外出討飯一條路了!”韋寶鄭重道:“我不是為了那些富戶,我是為了老百姓!”

徐蕊和王秋雅看著韋寶,這一刻,她們對韋寶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本來韋寶經常說為了鄉民,她們隻當是漂亮話,沒有想到韋寶心裏的確是這麼想的,承擔不需要自己承擔的債務,這需要多大的度量和勇氣?

“公子,你都想好了?”徐蕊問道。

“想好了!”韋寶點頭道:“隻是還要和那些裏正、甲長、富戶們協商,不能按照他們那個利息的算法來,至少要對半砍掉!要是按照他們那個高利貸算法,這個賬是無底洞,永遠都還不清!”

“對半砍?他們怎麼可能會答應?”徐蕊不解道。

“是啊,他們不會答應的。”王秋雅也附和道。

“而且,即便是對半砍,也至少超過二十萬兩紋銀吧?”徐蕊提醒道:“三十萬兩都有可能。咱們哪裏來的這麼多現銀?”

“所以啊,要把這些富戶拉到咱們的建設計劃中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永遠做不成什麼事情!”韋寶目光灼灼。暗忖自己要普及,扶持資本主義製度,就首先從扶持本地這些富戶開始吧!老想著自己把持多少土地,把持多少財富,那自己和吳襄這些傳統大地主,有什麼分別?即便手裏有了幾千,甚至幾萬農奴,那又能怎麼樣?

社會的孱弱,國家的孱弱,在於製度!製度不改變,那還不是換湯不換藥?就像是大明,科技絕對領先於建奴和造反大軍,條條框框的等級也肯定成熟,比建奴和造反大軍先進!發展了二百多年的體製,要是再不成熟,不可能的嘛。可是再成熟又能怎麼樣?

事實證明,明朝這艘大船已經開不動了,或者說以巔峰封建體製為內核的這艘大船開不動了,積重難返,發展了二百多年,也留下了一大堆毒瘤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所掌握的資源連百分之十都不到,卻要負擔全部的賦稅,負擔整個國家的運營。

而頂多占人口百分之十的士紳階層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這套製度麵對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不斷的明末大環境,讓朱元璋和朱棣複生也玩不轉。

如果當初萬曆皇帝始終堅持張居正的改革,也隻能說緩和這種尖銳的社會矛盾罷了,無法根治,因為張居正的改革手術並不大,仍然隻是封建製度內部的小修小補,並沒有觸及根本。

韋寶這種把捆綁在土地上的農奴,轉換成雇傭工人的手術,才是大手術!即便這些人的身份仍然是農民,卻和原先的農奴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更加自由。

整個曆史的發展進程表明,越自由,就越進步!

徐蕊和王秋雅沒有辦法了解韋寶的觀點,這個時候範曉琳從外麵做事回來,聽聞了韋寶的想法,也很驚奇。

“總裁,咱們不用怕他們,要打架,還是要打官司,咱們隨便他們好了!”範曉琳鐵血道:“就算是鬧到京城去,鬧到聖上麵前去告禦狀,咱們也不用怕,咱們又不違反哪一條大明律,大明律是要保護田產的。至於說五六千鄉民,不是咱們不想管,管不了,沒有辦法,讓他們先出去躲一躲,等風聲過了,再像是那些流民一樣回來便是了,大不了就改換姓名,咱們就跟那些裏正、甲長、富戶們耗下去,看看誰耗得過誰!”

韋寶微微一笑,範曉琳說的這個法子,他也想過了的,覺得範曉琳還真的是典型的鄉裏妹子,骨子裏有股狠勁,遇事比男人還硬氣,總是想著用最剛硬的方式對抗。

韋寶欣賞範曉琳這一點,但不能這麼做,他體會到了站在高位的不容易,太過意氣用事是不行的,為了發展,該委曲求全的時候,要能咽得下一口氣。

“你隻想著利益,有沒有想過時間?一直這麼耗下去,兩邊都討不了好,浪費的是時間!”韋寶笑道:“雙贏不是更好嗎?”

範曉琳若有所思的不出聲了。

“隻怕他們不明白這個道理。”王秋雅道。

韋寶笑了笑,站起身來:“明不明白道理不知道,但是他們很看重錢!明白銀子就行!”

徐蕊最喜歡看這種自信時刻的韋寶,知道韋寶已經打定了主意,嫣然一笑,跟著韋寶出門。

今天仍然唱戲,經過了昨天的熱身,大家都熱情高漲,什麼事情都不用做,早早的便把到處收拾幹淨,三千多人在本甲的大廣場上坐著聊天,等著看戲,熱鬧非凡。

韋寶到處逛了逛。

“公子,吳大公子和吳大小姐,趙元化,帶著一幫裏正、甲長和富戶們來了。”羅三愣子來報。

韋寶正等著他們呢,微微一笑:“倒是來的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