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曉琳、王秋雅和徐蕊,還有韋寶手下的大批隨扈,之前並沒有聽過韋寶類似的想法,都大為不解。不明白韋公子為什麼要將自己的賺頭分給旁人?
韋寶有自己的打算,再大的企業,再厲害的人,也得要幫手!
就拿集團公司的生產經營來說,生產可以完全捏在自己手裏,銷售中的總代也可以捏在自己手裏,各地的一批,甚至都還是可以捏在自己手裏,但是二批呢?三批呢?分銷商呢?零售店鋪呢?銷售形成網絡的話,那得多少人,多少資金?主要還是人工,什麼都自己抓,絕沒有放手給大大小小的分銷商,聯合整合成一個大的銷售網絡來的好!
不光是銷售,這套網絡一旦形成,還可以采買,一條龍模式!
這批人,完全可以協助自己將北直隸,遼西,這一片的銷售網絡建立起來!未來還可以拓展到關外,海外!走與當地新發展出來的經銷商結合的路線去發展!
這些現在失去了土地和土地上的佃農們的土財主,是最有可能發展成資本家的人選了。
他們不僅有高出農民不止一個層次的頭腦,能與對等的大地主們平等對話,有一定經濟意識!還有資金和人脈!這些,都比他自己一個人慢慢拓展,什麼都靠自己去打點,要強大的多。
韋寶從一開始,便不是站在家族模式的角度建設自己的社會體係的,光靠他自己培養資產階級,太少,太慢,而且是畸形的,遠沒有這幫地主轉化而來的資本家更有根底,更有先天優勢!
一幫裏正、甲長和富戶們紛紛交頭接耳,商議韋寶的入股事宜。這些人現在對韋寶,其實是有些佩服了的,也承認韋寶已經是這一帶最大的地主,地主認同地主,尤其是韋寶這種另類地主。
這就是最好的基礎。
又是東白塔裏裏正白鵬賦率先發問道:“韋公子,你是啥意思啊?想讓我們幫著你一起賣肥皂?”
聽白鵬賦說完,不少人便忍不住笑了,似乎賣肥皂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因為皂角這種東西,雖然也在店鋪裏麵賣,但比起糧商和布商,這傳統行業中的兩大商業類別的商號老板來,顯得很丟人。
韋寶卻不知道哪裏好笑,哪裏丟人了?點頭道:“正是!我正打算自己建立一條銷售網絡!將北直隸,遼西,這一片的銷售網絡建立起來!未來還可以拓展到關外,海外!走與當地新發展出來的經銷商結合的路線去發展!總部便設在咱們本地,未來,諸位在座的老爺們,便是一個個大資本家!手上的工人何止千百?比你們當個鄉裏的裏正、甲長,小地主,要威風的多了吧?而且,我不光有肥皂,我還有好些個有競爭力的商品,要不斷推出市場!市場知道啥意思吧?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產物,哪裏有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哪裏就有市場。決定市場規模和容量的三要素:購買者,購買力,購買願望。同時,市場在其發育和壯大過程中,也推動著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市場通過信息反饋,直接影響著人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上市時間、產品銷售狀況等。聯結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產、供、銷各方,為產、供、銷各方提供交換場所、交換時間和其他交換條件,以此實現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各自的經濟利益。在市場中,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活動都是在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實際上就是根據價格的漲落決定自己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因此,價值規律的第一個作用,即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在各部門的分配、對資源合理配置起積極的促進作用。憑什麼別人能囤積居奇,擾亂市場,欺行霸市?憑什麼你們大家隻能做最底層的踏腳石?隻能收成一點糧食,年年倒賣換錢?”
一幫裏正、甲長和富戶們麵麵相覷,他們可沒有韋寶這麼大的胃口。
韋寶並不著急,隻要這幫人不鬧著要走便可以,說著,又給大家演示自己的煤油燈,示意隨扈門將門窗關死,大廳內頓時漆黑一片。
韋寶嚓的一聲,劃著一根火柴。
眾人驚訝的看著韋寶像是變戲法一般的,在黑暗中舉著一根火柴,火柴的火光映照在韋寶的臉上,顯得有點詭異,都不知道韋寶是如何做到的?這種新奇的‘火折子’,讓眾人陷入安靜。
“看見沒有,這叫火柴!”韋寶說著,將煤油燈點燃了,煤油燈立時放出光芒,讓漆黑的大廳,有了一片暖色調,“這叫煤油燈!”
韋寶特意將煤油燈的火調到最大!雖然不如開著門窗的時候的自然亮度那般明亮,但是也不錯了。
韋寶對隨扈道:“拿一盞燈籠來,再拿一盞油燈來!”
燈籠一般是富戶才點的起,老百姓頂多點一盞油燈。
油燈、燈籠、煤油燈,三樣東西放在一起比較,韋寶的煤油燈,自然以亮度勝出。
富戶們紛紛擠上前來看,隻見煤油燈擦的透亮,做的極其精巧,無不嘖嘖稱奇。
當時便有人問道:“韋公子,那這啥燈,又是啥價錢?”
韋寶道:“和燈籠一樣的成本!和菜油相等的燃油價格!而且,比菜油更加耐燒!”
謔!
眾人聞言又是一震,這還要想什麼?這三樣東西放在一起一比照,煤油燈又亮,又便宜,燃油還跟菜油一個價,傻子也知道以後要用煤油燈啊,而且,似乎普通老百姓也都能用得起煤油燈!
其實他們已經見識過韋寶的甲,使用這種新式的燃油了,到了晚上,韋寶的甲,四處都是燈火,這個迎賓館內更是燈火通明,他們都在迎賓館內吃過好幾回飯了。
“韋公子這火油大為神奇,我們都知道火油能燒,隻是火油都是黑色的,而韋公子這火油,怎麼像是水一樣啊?透明的。”一名富戶的眼睛貼著玻璃往裏看:“而且,這外麵罩著的一層是啥?這是不是就是傳聞中的玻璃?”
“韋公子能造玻璃?”頓時又有很多人感興趣起來。
這個時候的人,雖然大都沒有接觸過玻璃,但是玻璃是怎麼一回事,還是很多人聽說過的,尤其是這些地主們,他們是接觸外界事物比較多的人,比普通農民的見識廣的多。
韋寶點頭道:“正是玻璃!我已經掌握了製造玻璃的技術!西洋也沒有我這種玻璃!大家看,煤油燈多為玻璃質材,外形如細腰大肚的葫蘆,上麵是個形如張嘴蛤蟆的燈頭,燈頭一側有個可把燈芯調進調出的旋鈕,以控製燈的亮度。也有簡易的煤油燈製作方法,利用用過的墨水瓶或藥瓶,先在蓋上打一個圓孔,然後將牙膏或白鐵皮製成的燈芯模插到圓孔裏,用棉花或布條做燈芯,在瓶內注入煤油,用火柴點上就可照明。美觀的燈具,先進的燃料,以及科學的燃燒方式和數倍於老油燈的亮度,你們還懷疑煤油燈能不能一下子吸引住人的眼球?我們隻要把煤油燈作為銷售的敲門磚,推向整個大明的老百姓。甚至整個大明之外,這是多大的市場?這是多大的商機?我在前期,甚至可以用大筆銀子支持你們,免費供應一部分燃油,讓人們試用。大家就?等著賺錢吧!”
一幫人聽韋寶說的天花亂墜,吐沫橫飛,見韋寶的興奮模樣,再看韋寶的一堆精巧發明,均怦然心動了。
吳襄料到這幫人心裏對韋寶會有怨憤,卻怎麼樣都料不到,韋寶能造東西啊,造出一堆能賺錢的東西,還讓人咋怨憤?跟韋寶合不來,便是與銀子合不來,世上沒有這麼多傻瓜會跟銀子過不去。
“怎麼樣?神奇嗎?這是穩穩賺錢的路子!我在整個北直隸,買下了許多商鋪,就等著有人到各個地界去開拓市場了!北直隸,遼西,關內關外,咱們先在大明的東北半壁站穩腳跟,再往大漠和朝鮮擴展商業版圖,不要總是盯著眼前這麼點荒地!要不了多久,大家就能見到家家戶戶是這樣的場景,細心的女主人會適時調節燈的亮度。考科舉的學子,在燈下讀書寫字的時候才把燈光調亮些。勤儉的女主人也不會讓燈光白白浪費掉,及時支起夾板納鞋底或縫補衣物。各戶都很窮。為了省錢,經常幾個房間隻點一盞煤油燈,做飯時燈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圍在堂屋。做好飯後,把飯端到裏屋燈便也跟著到了桌上。大明的家家戶戶都用咱們的煤油燈,一年要賣出去多少燈?要賣出去多少煤油?而且,隻有我能造,任何人都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