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0 找到買糧食的管道】(1 / 3)

“我咋瞎了?我的話咋就瞎了?”白鵬賦也很不忿!尤其是現在酒喝多了,上頭了。要是擱在平時,他是不會和侯力行這老友吵起來的。

“我來問你,我是摁著你的腦袋,不讓你多投股金了?”侯力行氣道:“有沒有?”

白鵬賦雖然喝多了,但還是答道:“沒有。”

“這不就完了!?那你怪我頭上,有道理?”侯力行歎口氣:“別想那些事情了,咱以後好好跟著韋公子幹,銀子還愁麼?過去的事情還提什麼?韋公子不是說,本來永平府有開兩家銷售股份公司的麼?等咱們這個公司掙銀子了,咱們再到永平府去開分號!”

“哎,這個好,到時候,我要投大筆銀子,當大股東。”白鵬賦立刻咧嘴搶著道。

“你想的美!”侯力行沒好氣道:“大家都知道能賺銀子的時候,輪得到你投大筆銀子,當大股東?”

“輪不到我,輪得到你了?”白鵬賦一聽侯力行這話,氣又上來了,加上酒勁一個勁的衝頭,說話嗓門比平時還大。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趙克虎笑著勸道:“你們啊,碰到點難事,便吵。現在碰到賺了點銀子,怎麼還吵?兩個老小孩嗎?”

韋寶也幫著勸道:“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想投銀子的機會還不多嗎?不光是永平府,還有北直隸的七八個府,到時候都可以聯絡當地的大商合股!便是上億兩紋銀,我也不怕多!”

謔!上億兩紋銀都不怕多?

韋公子的這句‘大話’,將在場眾股東們都震了一下,現在才感覺到了韋公子的強大氣魄!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韋寶做生意,也是銀子越多越好。要是銀子多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運營的生意人,絕不是合格的生意人,至少永遠無法成為大生意人,格局不夠。

一旦放眼於更加廣闊的空間,便不太會拘泥於小範圍內的一點點得失。

並不是韋寶到了古代忽然就開竅了,變的厲害了,他仍然是現代的普通人,隻是他這個穿越巨的超然身份,讓他習慣了麵對整個大明,甚至是這個時空的整個世界思考問題。

這對於現代的韋寶是無法想象的,當一個人長期隻能局限於溫飽的困境中苦苦掙紮,房貸車貸都還完了,然後是老婆要旅遊,兒子要上各種高價興趣班,還談啥放眼世界?

不光是經濟上受到局限,最主要是時間被生活桎梏了,每一步都像是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韋寶往前走,分不出一點空間靜一靜。

現在韋寶在大明這個時空,可以想幹嘛幹嘛,衣食無憂之後,選擇麵更廣。這個亂世,似乎為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吳三鳳的手下人並沒有研發出韋寶的新品,肥皂、火柴、煤油燈,這些東西,別說是研發,便是材料是什麼都弄不清楚。

吳三鳳手底下一幫大大小小的掌櫃召集了很多能工巧匠,大都是匠戶中的佼佼者,他們無能為力。

韋寶這邊倒是有了重大進展。林文彪找到了南直隸大商徐維炳派駐在山海關的一個生意上的掌事,叫徐磊建。

徐維炳的父親是大理寺丞徐大化,魏忠賢的爪牙之一。魏忠賢當權其實沒有幾年,從天啟登基之後才慢慢開始攬權,現在不過是天啟四年,魏忠賢收集權力,滿打滿算不過四年的時間。

但魏忠賢的勢力已經遍布朝野,不少齊楚浙黨的人和少數東林黨人主動依附。

有皇權在背後撐腰的魏忠賢,迅速成為朝野內外最大的勢力集團頭腦。

南直隸的大商家,僅僅在京師和北方一些重要關口做生意,在遼西這邊,大都為轉運買賣,並不直接與遼西本地商場勢力發生衝突。

“公子,人是找到了,但恐怕不好辦。”林文彪將其中的瓜葛說了一遍:“對方一聽咱們要糧食,而且似乎知道公子和吳家不對付,不願意冒這麼大的幹係,他說他做不了主。”

韋寶想了想,如果逼的急了,對方肯定會說找背後的大老板商量,古代這種通訊發達程度,跨地區聯係,至少十天半個月,什麼事情都耽誤了。

“你沒有跟這個徐磊建說,咱們隻偷偷做一筆生意?並不對外賣糧食,隻用在內部,外界是不會知道的!”韋寶道:“看看這個人是否可以攻破,最好是不要驚動他背後的老板,直接讓他幫咱們買一批糧食。”

韋寶知道底下人辦事,雖然這個時代都是家奴體係,不像現代的打工仔那般好賄賂,但人總是有私心的,又是遠在邊地的掌事,權力不小,約束不強。

韋寶之所以在天地商號的銷售上普遍搞招股的形式發展,便是考慮到這一點,這個年代監督一樣事務太複雜了,交通,通訊都極其不便利,與其將錢大量的損耗在監督上,不如放手將利潤分給其他商家。

這樣不但可以盡快的吸收大筆資金,還有利於自己對大明地主階層往資產階級轉型的想法。

“公子的意思是,賄賂此人?”林文彪道:“怕是很難,這些放在外麵的管事,一般都很忠心的,而且,他們彼此互相監督,萬一露餡,那可是大罪,他的家主可以對他動用極刑的!”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你沒有試過,怎麼知道不可行?”韋寶淡然道:“糧食花不了多少銀子!買的越多越好!一百石,或者二百石,不怕多。至於賄賂的金額,可以隨便他開,直到他動心為止!”

韋寶做事還是舍得花本錢的,再說,現在他要走的是工業道路,工業是什麼資金額度?農業是什麼資金額度?

這個年代,如果是正常年景,一石糧食大概900多公斤,不過五兩紋銀左右。

便是災年,翻個十倍,也不過五十兩紋銀。

韋寶為了方便,也韋寶統一,不至於造成量具混亂。他將自己底下的度量衡全部統一用現代的斤,公斤,厘米,分米,米,裏,公裏,這些計數單位。

韋寶算過,一萬個人,每天每人半斤糧食,一天便需要五千斤糧食,能挺過一個月,待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糧荒問題便能緩解,因為他那裏大片的海域,光吃魚也不至於餓死。

三十個五千斤,不過是15萬斤,7.5萬公斤,就算是9萬公斤,不過一百石糧食,按照50兩紋銀一石糧食來算,貴到了不能再貴的程度,不過是5000兩紋銀。就算是二百石糧食,也不過萬把兩銀子,這在韋寶的承受範圍之內。

他現在要走的是工業化路線,和工業上龐大的成本和產出比起來,糧食真不是什麼事兒。

所以,銀子不是韋寶擔心的,韋寶隻是擔心在購買運輸的過程中出事,到時候,來個人贓並獲,被官府一體捉拿,糧食沒有弄到手,還把自己賠進去,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