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寶立時臉黑。
並不擔心範大腦袋會搬運不來救兵,畢竟自己花了大銀子!
韋寶怕的是範大腦袋和他搬來的救兵趕不上趟,那來晚了,和不來有什麼分別?
等韋家莊都被對方踏平了,就算是皇帝來了,也晚了好嗎?
韋寶覺得,就算是朱由校本人親自到場,有實力將祖家吳家這些地方軍閥大佬都斬了?
這裏不是北京城,不是紫禁城文華殿!
想斬也斬不動!
軍閥本來就是一夥尾大不掉的東西,這幫人在不到京城去的情況下,脖子比大刀都硬。
“知道了,繼續讓人密切監視。”林文彪見那特工沒有其他事情了,吩咐道。
特工一躬身,退下。
“公子,坐著歇會,管他們來多少人,咱們這一千多人,也不是好相與的,大不了拚殺一場,不愁無法送公子走。”林文彪說完,又輕聲問道:“要不然,公子,咱們取消這趟比武吧?公子現在就走?”
韋寶一抬手:“不可!”
說完也沒有說原因。
就算對方弄來大軍,自己也不能說走就走,韋寶不信祖家吳家就敢隨便讓軍隊殺人!即便是占足了上風,大軍也隻是威懾作用,還是要捉拿自己到府衙或者山海關衛指揮使司,走一遍‘流程’再殺的吧?
不到萬不得已的關頭,韋寶不願意選擇硬拚這條路,舍不得眼前已經取得的一切。
不到這種關頭,韋寶不覺得已經有多少成就了,但是現在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在大明這個時空,擁有好多東西了,光是這麼打一片土地,這片土地的控製權,這片土地上追隨自己的人,就很可觀。
更不要說還有一大堆工業起步的項目,工廠的架構都已經搭建起來了,化工廠,煤場,水泥廠,都在日夜開工呢。
自己先跑了算是怎麼回事?不等於將這一切拱手送人嗎?
在旁邊的範曉琳、徐蕊和王秋雅三女雖然沒有聽清韋公子和林文彪在說什麼,但是大概意思能猜到,三女都忍著忍著沒有去勸韋公子離開。如果真的來了這麼多大軍,的確太險惡。
韋寶鎮定了一下情緒,坐下喝茶!
吳家和祖家弄來的大軍,到的很快,剛才還說在撫寧衛集結,轉眼間便已經到了,看樣子是,一起跑過來的!可能昨天晚上就已經集結完成了,自己一方的特工居然到現在才發覺,看樣子,對方是秘密集結,而自己一方的情報工作,還有很大漏洞,即便是在本地,也很不行。
大軍嗚嗚泱泱,五人一組五人一組的列隊過來,旌旗密布,弄得像是來打仗一樣。
韋寶看的心驚,他還是頭一次觀摩如此龐大數量的古代軍隊呢,暗忖這就是大明逢建奴必敗的軍隊?不像啊?挺威武的啊?
紀律好像也挺嚴明的,一路走的算整齊,也沒有交頭接耳的現象。
大軍總數七千多人,吳襄從衛指揮使司調來一千兵馬,祖大壽從錦州調來三百騎兵!他們算是大明的正規軍,走在最前麵,才會給韋寶這樣的印象。
而永平府一帶和撫寧衛一帶調集的六千多人馬跟隨在後。
韋寶之前見過永平府和撫寧衛的衛所兵,對他們的印象很差,打個土匪都節節賴賴。
這已經是吳家和祖家在短時間內能調動的最大武裝力量。
遼西數得著的一幫大戶,也是與吳家一道過來的,看樣子,都是私下裏已經約好了的。
大軍源源不斷的過來,給韋寶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從來沒有過這種感受,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在現代,任何逼真的3d電影都無法造成這種效果。
一排排的軍隊,沒有比這更牛叉的出場方式。
相較之下,韋寶的五百多名穿著黑色便裝的統計署的人和護衛隊、陸衛隊的人,就顯得弱很多。
不光是人數上差太遠的關係,服裝也是一個很大原因,人家都是盔甲布服,雖然很多普通衛兵穿的破破爛爛,但並不影響人多站在一起形成的雄壯,因為他們穿的是大明朝廷允許穿著的軍服!
軍服代表著國家的力量。
幾百馬隊簇擁之下,為首一名黑麵大將,一臉短須,眉目間雖然不太有精神,小鼻子小眼睛,反而有點猥瑣,但是身形和裝束彌補了臉部缺陷,渾身亮黑色盔甲,披著倪紅色的大披風,隨風飄舞,倒也威風凜凜。
冷兵器時代將軍帶兵打仗之時所披的披風,這種披風一般很薄,當將軍騎在戰馬之上時,會隨風飄起。
而且這種披風根本豈不到抵禦寒風的作用,況且代兵打仗的將軍根本不可能把披風當做禦寒使用。
第一,將軍們的披風最重要的作用自然是讓己方軍隊辯清統帥的的位置,若是打了敗仗,可以更好的保護主帥撤退,當然穿著披風的主帥在撤退之時也有壞處,例如三國時期的曹操曾在潼關與馬超一戰,但是卻慘敗後被馬超追殺,為了不讓馬超等人認出來也是拚了老命,割須棄袍才從鬼門關走過。
第二,鼓舞士氣,統一指揮,明確作戰方向。將軍身戰爭的指揮者,自然是起到帶頭作用,一個軍隊如果沒有了指揮者,那就是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如春秋末年的孫武,秦國的白起,楚漢時期的韓信等名將,一旦指揮明確,不光能突顯出將軍們領兵打仗的實力,更能突顯出軍隊的行軍作戰能力和凝聚力,而這樣的軍隊一旦形成必然是勢不可擋。
第三,身份與地位的象征。在兵營之中,有身份有地位的將軍往往都會帶著披風,因為這是將軍應有的榮譽和聲望,同樣也是手下對將軍們能力的認可,這些聲望和發自內心的認可都是將軍們在戰場上無數次的戰鬥,無數次的流血,拿命拚殺出來的。
第四,受傷時可以及時包紮。無情而又殘酷的戰爭,難免會有傷亡,將軍們若是受傷也可以及時撕下披風來包紮,防止糜爛的傷口進一步惡化,
第五,帥氣。三國時期的常山趙子龍帶著劉備的兒子阿鬥,一杆長槍一身白袍七進七出,殺的曹軍落花流水,然後趙雲穿著披風衝出曹操的包圍,感覺帥炸了。
將軍們的披風在軍隊中的意義還是很特殊的,不光可以指揮軍隊,保護自己還可以包紮傷口,同樣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這個為首之人,是不是祖大壽?”韋寶問身邊的林文彪。
林文彪點頭道:“我雖然也沒有見過,但根據情報描述,八成是這家夥。否則他身後的吳襄不會落後半匹馬的身位。”
韋寶盯著祖大壽看,暗忖這個曆史上的名人,終於出場了。
祖大壽是遼東寧遠人,吳三桂的舅舅。
在原本的曆史中。
祖大壽於1628年(明崇禎元年),因守寧遠獲得“寧遠大捷”而升為前鋒總兵官,被派駐守錦州。
祖大壽後來隨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崇禎由於種種原因將袁崇煥下獄。祖大壽怕受到牽連,毀山海關逃出。崇禎命袁崇煥寫信招撫,祖大壽才返回明朝。
1631年(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祖大壽糧盡援絕,於是詐降,後逃往錦州城對抗清軍。清廷屢次招降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