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2 千斤撥四兩】(1 / 3)

“不錯。我要麼爭個首輔,掌權朝野!要麼爭個一方諸侯,治理當地。我覺得,沒有這般誌向的人,不要走仕途。”韋寶點化宋應星道。

雖然這話有點出格了,宋應星還不是天地會的人,但韋寶覺得跟宋應星算是熟悉了,不介意點出來。

宋應星目光不定,韋寶的意思,要麼權臣,要麼造反,都是極有野心的話,也是違逆不道的話了!

韋寶看著不說話的宋應星,也並不急著接著說下去,人各有誌,他因為欣賞宋應星的才能,所以讓他進入韋家莊。

宋應星是韋家莊內部唯一一個既不是天地會成員,也不是天地會治下老百姓的這麼一個人了。

宋應星不明白公子忽然對自己說這番話是啥意思,有點緊張的輕聲道:“公子,我沒有你這麼大的想法,我隻求能為一方百姓造福,能盡忠朝廷,就此生無憾了。”

暗忖這韋公子不是想造反,想拉我入夥吧?早就覺得韋家莊處處都不對勁。

韋寶微微一笑,宋應星的答複,在他的意料之中,這年代的絕大部分知識分子,都是封建體製下教化出來的,不這麼想,才奇怪了。

“我作為一個社會底層的人,我告訴你,該怎麼想?不管大明朝廷,還是任何一個其他的統治集團,首先心裏得有百姓。這是一切的基礎。大明能推翻元廷,恢複漢人的統治,不正是為百姓好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們覺得大明比元廷好,大明才能推翻元廷。盡量讓大明的百姓在這亂世之中,多活下來一些。這是我的想法,我並不是要推翻大明,我是要幫大明的百姓。這點跟你一樣,但我要幫的範圍,比你大,我不是要幫一方百姓,而是要幫整個大明的百姓!我這裏有一個十二字方針:科技強國,真理大炮,和平共處。十二字方針通俗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你要講道理,我們就講道理,你要比大炮,我們就比大炮。華夏永遠不稱霸,與全世界人民和平相處,維護全世界和平繁榮。”韋寶的一番滔滔大論說完,繼續看宋應星。

“大明是有些問題,但不代表皇帝不想著百姓。”宋應星的額頭已經滲出汗來了,這種談話好尖銳呀,他從來沒有想過:“個別的貪官汙吏,個別的權宦把持朝綱,這在曆朝曆代都是常事。公子是不是將天下看的過於黑暗了些?”

“天下沒有你想的那麼光明,遠比我們所能看見的更加黑暗!他們沒有想著百姓!這不是個別貪官汙吏的問題,也不是個別權宦的事。皇權若是想著百姓,便不會弄一大堆的藩王,像養豬一般,什麼都不做,全部躺在老百姓的身體上吸取民脂民膏!他們每年要消耗大明稅賦的三分之一!若是豐年還不打緊,碰到現在這種災年,國家就要撐不住了,明白嗎?還有,士大夫集團膨脹到了什麼地步?他們占據了大明九成的資源,卻沒有一分銀子是回饋給皇權,是回饋給老百姓的!朱元璋的皇權,從建立的第一天開始,就沒有想著老百姓!光藩王製度這一條,就夠老朱背鍋!”韋寶說的高興,反正都說開了,說起朱元璋的名諱,也不避諱了。

宋應星大驚,瞪大眼珠看著韋寶:“公子……公……子,你……你……你怎麼敢直呼太祖名諱?”

“若我是皇帝,大家都可以叫我的名諱,這沒有什麼。”韋寶微微一笑,

宋應星不敢說話了,韋寶連皇帝都敢自己比喻了,這是反意無疑了。

“嗬嗬,你來韋家莊有一段時日了,我原本以為你的思想會被開化一下,看來是我錯了。”韋寶認識到,要開化宋應星這種已經成型了的,並且是在封建社會製度下成型了的知識分子的難度,要遠遠高出他吸收的平民,“我弄出來的那些書,絕大部分都是朝廷違禁的書,世麵上是看不到的。他們隻希望愚民,用保守思想,忠君愛國的想法禁錮老百姓的心靈和思想。這是為什麼?你想過沒有?你熱衷科學,熱衷產品的升級,熱衷研究,但是你想過沒有,沒有合適的社會土壤,弄再多新奇的產品又能怎麼樣?煤油燈好不好?火柴好不好?肥皂好不好?這些好東西,為什麼賣不出去?因為咱們沒有權勢,而有權勢的人,有他們固定的利益,絕不會讓人染指。所以,不認清這些,再多的好東西造出來,又有什麼用?”

宋應星沉思著,靜靜的聽韋寶說。

韋寶也不再說什麼。

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三人一個短期接力賽,不足百萬的人口資源,不足二十萬的軍事資源,就能天上撿到大肉包的方式獲取整個大明。

在這個時候,一定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包括建奴們自己,也是不敢想的。

但韋寶隨著對大明認識的深入,愈發的覺得這個曆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會發生的。

因為大明是自己倒掉的,總會有人來撿現成。大明旁邊,最強大的集團莫過於建奴集團,所以,得天下者,非建奴莫屬!

建奴趁著大明亂哄哄、李自成為代表的反民集團、吳三桂為代表的軍閥集團,短期內無法平息利益糾紛,無法重新洗牌形成合力,輕鬆獲取整個北方。

然後讓少量精銳部隊配上大量漢奸武裝,再輕鬆獲取整個大明!

這都是避免不了的。

為什麼原本的曆史中,康熙還要打一次三藩之亂?因為大明不是被外敵搞倒的,而是被內部的蛔蟲們,活生生將大樹蛀空了,而倒掉的。

可以說,是漢人自己把自己玩死了,每次外族入侵,都是這樣。

漢人是地球上最強大的集合體,不是自己玩死自己,誰也沒有那個力量。

建奴真正做到了四兩撥千斤!

而韋寶站的角度,要憑著一己之力,保護華夏老百姓,這些老百姓當中,自然也要包含宋應星這等深受封建教育的知識分子,而且這些知識分子是大頭,他們是領路人,老百姓聽他們的!

韋寶知道,他不可能再擴大韋家莊的範圍,韋家莊在遼西的地盤,已經到極限了。

這一片荒蕪之地是被他硬生生的畫出一個圈子,與世隔絕的圈子,他才能放手試驗自己的理念。

而且韋寶是遼西本地人的身份,若是要到遼西之外這麼搞,難度更將是千倍萬倍。

所以,建奴不用考慮老百姓,隻需要玩弄政治,怎麼劃算怎麼玩,他們是曆史的大方向,自帶豬腳光環。

而韋寶要麼學建奴,走軍閥路線,割據一方,然後怎麼劃算怎麼玩,讓大明朝廷提前完蛋,然後讓整個世界觀徹底崩潰,大明形成無數割據勢力,增加建奴奪取天下的難度,然後他渾水摸魚,最終崛起,與建奴集團,反民集團,一大堆軍閥勢力,多足鼎立。

然後,徹底改變曆史,橫掃一眾勢力。

那個劇本很熱血,但很畜生,因為那個劇本,沒有老百姓的畫麵,上億大明百姓將成為圖畫中的白骨。

韋寶估算大明此時有一億五千萬老百姓,重建之後的世界,很有可能退回奴隸社會水平,兩三千萬人口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剩下。

華夏將用多少年來複蘇?

五十年?

一百年?

自己能活多久?

自己死後的天下會怎麼樣?

華夏能不能趕上工業革命的班車?

這些問題,韋寶都考慮過。

所以,他的目標和方向已經無比明確了,相比於剛剛重生穿越時候的彷徨,韋寶很清晰的明白自己現在要做什麼。

他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每一個能保護的老百姓!

韋寶來自平民,韋寶也代表平民。

所以,不能怎麼劃算就怎麼來!不單純做一個唯軍事論者,唯成敗論者。

韋寶走的路線,隻能是和建奴反方向的,千斤撥四兩!

看著似乎無動於衷,更似乎還有點排斥自己剛才那番言論的宋應星,韋寶微微一笑,並不著急。

“好了,這隻是我們私下裏的談天說地。這裏是韋家莊,不用弄得那麼緊張,我也不是要造反,也不是要拉你造反!”韋寶淡然道:“你別忘了咱們的約定就成。”

“不會忘,來年春天,若是我不中進士,而公子能中進士的話,我將永生跟隨公子,不管公子做什麼!”宋應星聞言,頓生一股豪氣,激動的道。他就不信了,韋寶的很多想法很新奇,他也跟不上韋寶的思想跳躍速度,但說起科考,宋應星自信,自己的才華是韋寶的百倍!

他考不上進士,而韋寶卻能考上進士,如果科考真的是這樣的話,自己也就沒有必要一條死路走下去了,因為那樣的路,他沒有臉再走,也看不見希望。

韋寶笑著點點頭:“沒忘了就行,接著幫我寫範文吧,咱們湊個一百篇,把所有科考能出的考題,都幫我寫出來。”

“公子若是真的能將這麼多範文都背下來,還真有希望考中。”宋應星笑道。

雖然公子剛才跟他說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論,宋應星從感情上無法接受,但岔開話題之後,覺得好像也還好,也並不是特別的排斥韋公子的說法,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點道理。

韋寶見宋應星的情緒穩定,心裏暗暗高興,看來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並不是不能轉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