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1 / 3)

兩次談判對於韋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兩次的重要性加在一起,隻怕也趕不上這回的十分之一。

因為這一次要是成功了的話,韋寶將掌控的是三四百萬遼民!不管現代還是古代,在大明之外,一個三四百萬人口的國家,都已經不能算是小國,都得算是中大型國家了啊!

韋寶掌控了三四百萬人口,再要是能拿穩遼南,從此之後,韋寶將不必再為個人的生存問題而擔心,那真的將突破小爭權勢富貴的境界,上升到中爭勝負成敗的境界了!

當然,韋寶給自己訂立的標準一直是大爭,大爭是非對錯,他心中是有是非,有蒼生的!

再說,在現代鵰絲一枚,想大爭也沒處爭去呀。

佛修來世,修因果;道修今生,修道心。

人修什麼?

人修命運,修人心!

若是能將個人的命運與天下的命運綁定在一起,這層麵上去的可就不止十萬八千裏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嘛。

有了三四百萬人口的控製權,手裏又有遼南和韋家莊這麼大的兩塊地盤,不說主動出擊,反正穩固防守應該是能做到的,到時候不說是能與遼東、與東江軍,與建奴集團對抗的勢力集團,至少也會被這些勢力集團當成是一個絕對有資格被獨立看待的個體來對待呀。

談妥了孫承宗這頭,韋寶瞬間感覺自己似乎真的能成為曆史長河中的一名人修,不是佛修,不是道修,而是人修,與宗教無關,他修的是本心,修的是自己個人的命運與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

興衝衝的告別了吳襄,韋寶趕到外間一大堆停放馬車的地方,在自己手下隨扈的幫助下,很容易找到了吳府的馬車。

此時吳三輔和吳雪霞兩個人也是等的饑腸轆轆,餓的前胸貼後背的狀態了。

“雪霞,別等了,先回館驛等爹和大哥回來吧?”吳三輔道。他們因為難得來寧遠城,所以並沒有固定的住所,沒有在這裏購置宅院,包括祖大壽在寧遠城也沒有固定的住所,都隻能暫時下榻在館驛。

這幾天寧遠城不大的館驛已經被一大幫人擠滿了,而且都是遼西遼東大有身份的人才能住。

吳雪霞嗯了一聲,舉棋不定:“要不然再等一會吧?爹和大哥不會出了啥事吧?怎麼這次議事要這麼久啊?”

“這裏能出啥事?”吳三輔不以為意道:“督師大人性情寬和,這裏又是遼東地界,能出啥事?無非是為了銀子爭來爭去,一點點銀子不知道是該用到修築城防,還是該用到對建奴用兵唄,都是老話題了。”

“哈哈,哥,你都快趕上督師大人了,啥都知道。”吳雪霞笑道。

“那是,沒人讓我做啊,否則我也能做。”吳三輔笑嘻嘻的厚著臉皮道。

這時候韋寶將馬車的竹簾撩了起來:“三輔大哥,吳大小姐。”

吳三輔乍見韋寶,驚喜道:“小寶,是你。”

吳雪霞則粉臉迅速羞紅,美眸在看了韋寶一眼之後偏向別處。

“三輔大哥,是我。”韋寶嗬嗬一笑:“想死我了。”

吳三輔急忙笑道:“趕快上來,知道你在督師大人身邊,卻沒有辦法去督師府中找你,正想著今天怎麼找你呢,你就來了。”

“我也是啊,昨天就知道你們到了,也覺得不太方便到館驛去找你們。”韋寶笑道:“不上車了,隨我進去吃飯,督師大人安排我陪你爹吃飯,我特地來喊你們的。”

“督師大人安排你陪我爹吃飯?裏麵不是在議事嗎?怎麼吃起飯來了?”吳三輔奇道。

韋寶嗬嗬一笑,暗忖這吳三輔就是個十萬個為什麼:“這還能有假,難道議事不要吃飯啊?我請客。”

“我說呢,那就難怪了,怪不得督師府大方起來了,原來是小寶你掏銀子。”吳三輔笑道。

韋寶奇道:“難道以前議事,不管飯?”

“嗬嗬,大明的官做的,跟要飯花子差不多,還管飯?”吳三輔笑道。

“三輔大哥走吧?你不餓,人家大小姐不餓啊?”韋寶真是服氣了吳三輔的慢性子。

“我們剛剛吃了兩張餅,你上來坐回,等會進去啊。”吳三輔熱情的邀約韋寶上車。

韋寶呐呐道:“有啥好坐的啊?你們吳家的馬車豪華,我見識過了。”不過說是這麼說,韋寶還是上了馬車。

韋寶本來想坐在吳雪霞身邊,聞到吳雪霞身上天然自帶的香味就把持不住,猶豫了一下,還是坐到了吳三輔身邊。

吳三輔看出來了韋寶的意圖,笑嗬嗬的硬將韋寶推到了吳雪霞身邊坐下:“別著急的,說會話再進去。”

吳雪霞和韋寶都心髒怦怦狂跳,吳雪霞自然感覺到韋寶坐自己旁邊來了,韋寶也有心頭悸動的感覺,硬著頭皮對吳三輔嗯了一聲。

吳三輔促狹的對韋寶眨了眨眼睛,意思是我夠幫你的了吧?夠給你創造機會了的吧?

韋寶會意,紅著臉,並沒有表情,不過一股喜色卻難掩。

“小寶,你都混到督師大人的弟子了,都能上督師府議事了,這比當官還舒服啊?你這趟來寧遠到底啥事?你不是談成了與毛文龍合作的事情,不該多顧一顧遼南的事情嗎?別弄得哪天建奴把你的人殺光,東西搶光。”吳三輔半提醒,半打探。

韋寶暗忖吳三輔表麵看起來粗枝大葉,大大咧咧,其實心最細了。

“遼南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這趟來寧遠,實際是為了數百萬遼民的生計!”韋寶遂毫不避諱的將自己要買遼民的想法說了。

因為知道裏麵江應詔和茅元儀二人一定也在與吳襄說這事,所以不用再隱瞞。

吳三輔和吳雪霞乍然聽聞韋寶這麼大的計劃,忍不住對視了一眼,吳雪霞也不知不覺的回轉身來,保持與韋寶同一個水平麵而坐的狀態,而不是剛才那種半側著身子的狀態了。

“小寶,你到底要做什麼啊?先是把金州城和旅順口弄到自己手上,現在又想要遼東的幾百萬遼民?若是這麼多被抽走,遼東不就成了空地了嗎?那誰來屯田?誰來幫著修繕城牆?”吳三輔驚詫的問道。

韋寶微微一笑:“留下少量軍戶就可以啊。要這麼多人有什麼用?屯田屯出來的那點糧食還不夠建奴搶掠的。哪年不要被建奴殺掉大批遼民,掠走大批遼民?遼民在遼東,不但沒法供應邊軍,實際上,反而是在養著建奴!我把人調走,然後每年按照人口數量供應糧食給邊軍,這既救了幾百萬遼民,也幫助邊軍解決了糧草問題,多好?”

吳三輔和吳雪霞想了想,立馬轉過彎來了,他們是年輕人,反應肯定比孫承宗快,算賬的能力強的多,而且思維不會固化。

“似乎有些道理,不過,你這事情不必多想了,沒人會答應你!要是去掉手中控製的軍戶,這些遼東遼西世家大戶還剩下什麼?一個個都成光杆大戶了嗎?”吳三輔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