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6 吳襄楊麒到】(1 / 3)

“不是數一數二,隻怕韋寶現在的家產已經過咱們吳家了!隻要他能拿穩遼南,到時候,整個遼西遼東的世家大戶合在一起,也趕不上韋寶的十分之一!”韋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韋寶真的拿穩了遼南,的確可以在整個大明排的上號!

“好了好了,三鳳已經知道韋寶現在厲害,不會再和韋寶吵架了,去吧。”吳祖氏笑嗬嗬道。

雖然吳祖氏那日接待韋寶,表麵上對韋寶不鹹不淡,雖然很客氣,卻並是真的很熱情。

但吳祖氏心裏是認可了韋寶的,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不無道理。

隻有老丈人才會對女婿防備心重,不停的挑刺,似乎女婿搶走了他啥寶貝,尤其是疼愛女兒的老丈人,與女婿關係處不好,很正常。

吳祖氏本來就算清楚了這筆賬,招韋寶做女婿,比找祖可法,劃算不知道多少倍,再聽聞韋寶辦事如此大氣,更是喜歡。

吳襄和吳三鳳親自去赴宴,這算是給韋寶極大的麵子了,也算是遼西世家將門徹底認可了韋寶的地位,認可了韋寶是遼西大戶的事實!

等他們在去山海樓的路上,收到了管家老吳從吳家底下各個商號彙總來的消息,知道韋寶今天總共花了九萬多兩紋銀,不到十萬兩紋銀。雖然沒有外麵瞎傳的那麼邪乎,但是近十萬兩銀子,在這麼短時間內花出去,恐怕也隻有韋寶會這麼做了!

吳襄和吳三鳳到的時候,正趕上指揮使楊麒和他的公子楊弘毅到來。

這讓兩對父子都有些意外。

永平府的知府祖光耀就是祖家的下人,看似職銜光鮮,跟實際權力跟吳襄完全沒法比。

而掛名的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實際上是不長期待在山海關的,反而因為另外一個都督的職銜,長期在關外,跟薊遼督師在一起。

所以,楊麒和吳襄,便是遼西官場上實際的老一和老二了。

這個老一和老二,也並不分多少高下,因為楊麒是外來官員,屬於薊遼係,其實也沒有多少實權,隻是代表官方罷了。到了明朝末期,朝廷實在無力供養遼西遼東的時候,索性將遼西遼東一帶的總兵都分給當地世家將門,便是這麼來的。

“吳大人好啊,沒有想到你平日深居簡出,甚少參加商賈之間的聚會,今天也來了。”楊麒笑道。

“楊大人好,楊大人身為山海關的指揮使大人,能出席一個商賈的聚會,才叫我意外呢。”吳襄暗暗反擊道。

倆人雖然名義上同處於山海關的官場,但是平時一兩個月也難得見上一麵,實在談不上多好的交情,而且都是防衛心理很重的人,說話間,很容易就帶上暗刺。

楊麒和吳襄說話,吳三鳳也與楊弘毅客套幾句,倆人也是完全沒話說。

四人在一幫隨扈陪同下,由著山海樓和天地商號負責接待的人帶路,進入山海樓。

今天可是將山海樓掌櫃孫九叔給忙壞了,山海樓好久都沒有這麼大的場麵了。

此時芳姐兒負責櫃台事務,孫九叔本人都親自做起了招待,不停的接待客人,並指示夥計上菜上酒,安排客人座次這些事情。

“一二樓三樓都塞不下了,看樣子,有一大半的生意得分給別人做了。”孫九叔望著人山人海,不斷湧入的客人,又高興,又惋惜,恨不得將生意都做了才高興:“這韋公子還真的是大手筆,他請一次客,咱們一兩個月的營收銀子合起來都趕不上啊。而且這些都是有頭有臉的客人,韋公子讓咱們有多貴的酒菜,就上多貴的酒菜。”

芳姐兒看父親興奮的巴拉巴拉說個不停,隻是溫柔的笑了笑,想到韋寶,心裏無限甜蜜。

孫九叔現在已經不反對芳姐兒和韋寶在一起了,反而擔心今時今日地位的韋寶,會看不上自己的女兒,時常為當初硬要韋寶考中舉人才能讓倆人交往的事情而後悔。孫九叔還並不知道韋寶和芳姐兒已經生過關係的事情,更不知道芳姐兒已經答應給韋寶做小妾的事兒。

“爹,吳大人和楊大人到了!”芳姐兒眼尖,見吳襄和楊麒進來,急忙捅了一下靠在櫃台歇息的爹爹。

孫九叔嗯了一聲,兔子彈跳一般的動了起來,急忙笑臉相迎:“喲,是指揮使楊大人和同知吳大人到了,有失遠迎,罪該萬死。”

楊麒和吳襄看了眼弓著個背,大蝦米一般的孫九叔,都沒有吭聲,略微點個頭,便算是答複了。

“大人們請慢走,我這就帶二位大人和公子上三樓雅間,韋公子在那兒呢,我們山海樓最好的包間已經給大人們準備好了。”孫九叔對高官冷淡的態度並不以為意,依然很是熱情,仿佛年輕夥計一般,熱情和幹勁都很足,卑躬屈膝的朝前帶路。

芳姐兒看見自己的爹爹這樣在吳雪霞的爹爹麵前,心裏有點不是滋味,若是沒有和韋寶在一起,以前她爹爹這樣,她不會有多少感觸。

芳姐兒暗暗下決心,跟了韋寶之後,自己一定要在天地會混出頭,就算可能在韋寶的女人中,她的身份地位壓不住吳雪霞,但是在對韋寶的幫助上,她一定要爭一爭頭名!

芳姐兒覺得以韋寶的聰明才幹和魄力膽識,該不會完全被女人的美貌蒙蔽眼睛,也不會完全被女人的家世蒙蔽眼睛,未來的路還長,要獲得韋寶的垂青,誰能在事業上更加幫助韋寶,誰將在韋寶的女人當中占上風。

其實芳姐兒有了這麼一個打算之後,她最大的對手便不是吳雪霞,而應該是範曉琳才是,範曉琳和王秋雅、徐蕊,現在都直接在天地會內部做事,而且職務都很高!最高的是範曉琳,副總管事!

孫九叔領著楊麒、楊弘毅、吳襄、吳三鳳等人上樓,剛到三樓最大最豪華的雅間門口,便聽聞裏麵一陣熱鬧的哄笑聲。

眾人都起哄要吳三輔喝酒。

吳三輔笑嗬嗬站著,大聲道:“這酒我喝了,不過我說好,這個薊遼商會的會長,可不是我要做的,是你們硬要我做的啊!而且,我以前連商會這倆字都沒有聽過。別人晉商、徽商、蘇商、贛商和浙商,都是叫商幫吧?”

原來,眾人都在起哄讓吳三輔這個商會會長講話呢。

韋寶笑著解釋道:“商會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一般是商人依法組建的、以維護會員合法權益、促進工商業繁榮為宗旨的社會團體法人。商會法律特征有互益性、民間性、自律性、法人性。商會是商人身份確立的過程,也是商人組織有序化的過程。商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實現政府與商人、商人與商人、商人與社會之間相互聯係的重要紐帶。一種典型的商會是行業協會,是由同一行業的企業法人、相關的事業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自願組成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其宗旨是加強同行業企業間的聯係,溝通本行業企業與政府間的關係,協調同行業利益,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展。另一種商會是地域性的,通常由某地區企業公司、公務人員、自由職業者和熱心公益的公民所自願組成的組織。晉商、徽商、蘇商、贛商和浙商他們是以地域而來的稱呼,有很大的局限性!咱們薊遼商會,未來旗下還要創辦糧食總會,布業總會,煙酒總會這些行業商會的,比他們更細致,更科學。”

晉商、徽商、蘇商、贛商和浙商是明朝中後期的主要商幫,一直到清末,都一直活躍在曆史舞台上,隻是贛商和蘇商後來漸漸式微。而晉商、徽商和浙商則是一直活躍的。名氣都很大!

現在明朝的兩個最大的商人集團,便是北方的晉商和南方的南直隸商幫,而南直隸商幫其實便是由徽商、蘇商、贛商和浙商聯合組成的。他們的利益代言人便是江南文官集團,或者說,就是東林黨,東林黨主要也是由江南地區的官員形成的。

商會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商業資本家為維護其營業利益組織的社會團體。旨在收集國內外市場情報,調整工商業內部糾紛,介紹進出口對外貿易並代表商人利益向政府陳述意見。

舊中國商會創始於清末,6續設於全國各縣、市及較大鄉鎮,並有全省和全國的組織。一般由同業公會會員或是商號會員組成,常為大資本家及地方紳士操縱。有的還有反動武裝。

商會是中國近代最早建立的現代意義上的社會團體之一,同時也是社會影響力最大的社團之一。從法律意義上而言,中國商會製度建立的過程,也是近代意義上商人身份確立的過程,是商人組織有序化的過程。與當時西方的民間商會相比較,它更具官方色彩,更依賴於國家法律的製度催化。這種製度的催化作用的成效十分顯著,它相當迅地改造、吸納了各種形式的傳統商人組織,成為具有主體性的利益集團。

中國早期的商人組織的結構、形式與功能都比較單一,幾為純商人間的封閉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