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皇宮便到了。
“汪大哥,多的咱們不說了,以後處著你就知道我韋寶是什麼人了,我既然找了你,以後在宮中也不會隨便找其他公公,這點你放心!我就想宮裏有個有本事的自己人,有什麼事情能知道點風聲就行。”韋寶道。
“我明白!有關於韋公子的事情,我一定盡量傳給公子!”汪雙良道。
“汪大哥,若是不嫌棄的話,叫我兄弟吧?”韋寶道。
汪雙良抿了抿嘴吧,有點不習慣這樣的稱呼,宮中是很難得平輩相交的,一般都是認爹!
就算是比自己小的人,要攀附對方,也是認爹。
“兄弟!”汪雙良終究還是叫出了口。
“大哥!”韋寶的臉皮其實比太監厚,他叫人大哥,那早都是家常便飯了。
汪雙良感動的點頭:“我一生孤苦,沒有父母親人,也沒有兄弟姐妹,多謝兄弟了。”
“大哥,以後我就是你的親人!”韋寶眨巴眨巴眼睛,“我在京城有一些房產,你隨便挑一處,選好了告訴我府裏的人,我讓人收拾出來給大哥住,以後見麵也方便。”
“不必,不必,真的不能這樣。兄弟的好意我心領了,我不是管事牌子,即便是管事牌子也沒有幾個敢在宮外置辦房產的,這是大忌,容易招人嫉恨的。”汪雙良道:“若有什麼事情,我悄悄去你府裏麵就是了。”
“那好,我在我府邸裏麵給大哥收拾出一套別院,大哥什麼時候出宮想歇一歇,隨時裏住就是。”韋寶熱情道。對汪雙良這個執事太監的熱情程度,絕不下於對他認的結義大哥李成楝的熱情程度。
倒不是說韋寶多虛偽,見人就想利用,主要是有這個需求,他真的需求一個宮裏麵的內線啊。
銷售不是別的,不是放低身價去取悅對手,而你剛好需要,我剛好專業。
現在韋寶就是一個買家,他剛好需要一個像汪雙良這樣的人。
至於汪雙良會不會將今天他巴結他的事情回去告訴魏忠賢,韋寶是不擔心的,告訴也好,不告訴也罷,我大不了損失一點點銀子,我要買的是從你那裏得來的消息,頂多說得來的是假消息,或者不值錢的消息。你給的消息,我又不可能不經過思索就收下。
到了宮門前麵一段的時候,汪雙良要求下了車,轉而乘坐他自己的小轎子。
韋寶的馬車跟在後麵,再靠近宮門一點點的時候,韋寶也下了車,這裏是皇宮,不是什麼人的車轎子都能靠近的。
能被允許在紫禁城騎馬坐轎的,那得是什麼人啊?靠山王楊林那種差不多。
此時已經有很多人在等著了,一甲和二甲的60人基本上到齊。
“韋公子啊,哦,不,現在該叫韋大人才是。”吳孔嘉主動找韋寶說話。
在宮門外,大家都很收斂,盡量不說話,很少有人交談,都緊張於等會的麵聖,那日金殿考試,雖然見過皇帝了,卻沒有聽見皇帝說話,今日是第二次。
不管到什麼時候,人對皇帝都是緊張的,關鍵是那一層身份起作用。
這可不是韋寶在現代看電視看電影裏麵見的皇帝,而是真真正正的皇帝啊。
“哦,是吳兄啊,對,我現在也該稱呼吳大人才是。”韋寶淡然答道。
大家竊竊私語的最火熱的話題自然是狀元、榜眼和探花郎的歸屬。
其實這個時候不僅是新科進士們還不知道最終排名,就包括文武百官和閣臣們也不清楚最後具體要怎麼分。
閣臣們隻是大概知道一點,反正狀元和榜眼,不出預料的話,肯定是三名東林學子其中的兩個人,探花郎的話,魏忠賢應該會從韋寶或者吳孔嘉兩個人當中弄一個人上去,隻是不知道要弄誰上去。
吳孔嘉心裏也是這麼想的,他眯了眯眼睛,輕聲對韋寶道:‘看樣子,韋大人是勝券在握,覺得探花郎的位置,非韋大人莫屬啊?’
“吳大人,何來這種話啊?我可真沒有這麼想過,探花郎應該是從一甲三人當中得出的吧?狀元和榜眼也是一甲三人當中得出吧?”韋寶一臉小白模樣。
“韋大人當真不知?”吳孔嘉斜睨了韋寶一眼,“探花郎多半是韋大人的了,那日你在首輔大人府邸贏了華琪芳和翁鴻業,他們有什麼資格排在你之上?依我看,你當榜眼,當狀元都夠格了。”
吳孔嘉這話說的聲音不低,惹得許多進士看向他。
韋寶這才知道,吳孔嘉這話就是說給大家聽的,好引起眾人對於自己的警惕。
當官第一條就是要低調,這個道理,韋寶懂得。
“吳大人說笑了,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我要歇一會,等會麵聖,你也養足精神吧!”韋寶說罷,便閉上了眼睛,不再理會吳孔嘉,一副要閉目養神的樣子。
吳孔嘉無聲的冷笑一下,斜了韋寶一眼,暗忖你得意個屁,看你還能得意多久?別以為在首輔大人的府邸出了風頭,你就能進入前三,就能金榜題名,官場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老子有九千歲撐腰,還能輸給你這鄉巴佬不成?
曾幾何時,吳孔嘉不但是鄉巴佬,還是寒門子弟,但他現在卻可以這麼瞧不起別人,全然忘了他自己的身世。
一眾一甲二甲進士都站好了隊,另一邊,三甲榜單上的那些同進士出身的人也站好了隊。
從站隊就可以看出來等級檔次是有很大分別的,服侍也有很大分別。
一甲和二甲的進士們的服侍與三甲的同進士出身的人也是不同的。
雖然麵聖的時間是一致的,但是三甲榜單的人會更晚輩通知到,通知他們的人也不是宮中的太監,而是禮部的人。
三甲榜單的人大都有點心理落差,感歎要是在會試中發揮的更好一點,能進入一甲和二甲的話,現在就不會受到這種差別待遇了。
吳三輔並沒有心裏落差,興致勃勃的與身邊幾個人輕聲談論狀元、榜眼和探花郎的歸屬問題。
大家都一致認為狀元、榜眼和探花郎一定是從餘煌、華琪芳、翁鴻業和吳孔嘉、韋寶這五個人當中產生。
隻是誰也不知道最終會怎麼樣,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管是東林係的學子,還是魏係,還是中立派學子,大家都知道餘煌、華琪芳和翁鴻業三人屬於東林係,吳孔嘉屬於魏係,韋寶屬於中立派。
正因為這樣,對於最終的名次,談的叫一個火熱。
“狀元肯定是餘煌的吧?那日在首輔大人府邸,餘煌被朱延禧大人保住了,沒有讓他出來作詩比試。肯定就是他了。”一名新科同進士出身的人輕聲道。
他身邊的不少人都表示讚同,認為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