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好戲連台】(1 / 3)

郭文亮還想再說,韋寶又命人起轎了。

“韋大人,韋大人。”郭文亮繼續追。

韋寶的護衛一瞪眼,郭文亮嚇得原地站住,想到不但三千兩紋銀有可能打了水漂,他還有可能被牽連,忽然哭了起來,悲從中來,痛不欲生。

韋寶坐在轎子中聽見郭文亮哭泣的聲音,又好氣又好笑,一個大男人,當街大哭,像什麼樣子。

回到府邸韋寶將今天在都察院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吳雪霞。

吳雪霞沒有想到韋寶真的說做就做了,還做的這麼徹底。

“其實考選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提郭文亮這種秀才功名的人,真的名正言順嗎?”吳雪霞問道。

“他父親是都察院的人啊,滿足世襲的標準。”韋寶道。

“可他隻有秀才功名,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小吏。”吳雪霞道。

王秋雅和貞明公主什麼都沒有說,王秋雅是不知道該說什麼,而貞明公主是覺得事已至此了,再說無益。

韋寶歎口氣,本來還幻想著今天晚上有大把的人捧著銀子來找自己走後門呢。

“反正現在事情已經出了,隻能等著看明天朝廷的反應了,要是沒有猜錯,明天肯定很熱鬧。”吳雪霞笑道:“公子啊,你有沒有想過,可能你這個官,明天就要當到頭了。”

“或許吧。說不定現在就已經很熱鬧了。”韋寶說罷,伸個懶腰,“管他明天怎麼樣,先睡了,這一天累的!如果魏忠賢和皇帝支持我,這些不算事!如果他們不支持我,這個官一時半會也當不大,對我的事業沒啥幫助!”

這是韋寶的心裏話,通過在官場混了一個多月,他的耐心有點被損耗了。

韋寶覺得,如果這麼一直混下去,兩三年之內,他都不太可能被外放,因為他是探花郎出身,起點實在是太高,不太可能出去封個縣令啥的,要做也至少是知府。

知府的位置可不是那麼容易弄到的,他現在等級是完全夠了,禦賜的正五品,提個四品的知府,也說的過去。

可他的資曆肯定不夠,知府至少得是在官場十年以上的人,除非他有非常有說服力的政績!

比如,這兩三年裏麵在京師的重要衙門管事,並且把事情管的非常好!

所以,不管怎麼說,兩三年裏麵,很難改變這種局麵。

韋寶才會有點著急的走這一步險棋。

郭文亮說不夠資格直接提升為禦史,的確是不夠資格,還很不夠資格。

但郭文亮要說可以提拔為禦史,因為他父親是都察院的老人,也不是完全說不通。

這就牽扯到了一個法理。

這個法理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大明都是照著這麼做的。

郭文亮的父親是禦史,正七品,郭文亮隻有秀才的功名,進來當個小吏,八品九品的小吏,完全沒問題。

直接提升為正七品禦史,那郭文亮就隻滿足了一項世襲的條件,其他條件不可靠。

如果皇帝和魏忠賢這一回支持了韋寶,大明的整個科舉製度就會被鬆動。

韋寶這是找到了閹黨打擊東林黨的最厲害的根本了。

科舉一方麵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科舉製之前有舉孝廉的,有推舉的,導致朝廷的人才水平參差不齊,各位臣公結黨營私。

大大的阻礙了整個封建社會的統治。

可以說一個科舉製促進了多方麵,得一反多。

同時也鞏固了統治者的統治,之前的官員隻靠別人推舉,上位後自然就會報答其推舉者。

這樣一來便把最好統治者給糧了,而科舉製到了最後,其實相當於考生是天子門生的。

萬事有利就有弊,科舉製可以說是對當時各位文化人的一種無形中思想禁錮。

就像一棵小樹,憑著自己生長方向生長,它或許會長歪,也或許成為參天大樹中的參天大樹。

可科舉製就像一個環套,從小樹是苗的時候就套在上麵,導致小樹隻能按照環套的形狀去長,被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