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1 / 3)

次日一大早,韋寶就被吳雪霞告知:“事情都辦妥了,已經有官員趕早到內閣遞交奏本!”

“這麼順利?人多嗎、”韋寶沒有想到很簡單的一條計策,居然執行起來毫無阻礙。

“目前隻知道兩個人,都是六品,七品的小官,不過我想肯定不止。”吳雪霞道。

“嗯,不管遞交奏本保全熊廷弼的人多不多,隻要有一個人上本子,這個風聲都算是放出去了。這些東林黨,果然都是沒腦子的。”韋寶略帶怨氣的吐槽了一句。

“你似乎特別不喜歡東林黨。”吳雪霞看著韋寶。

“也談不上,在我眼裏,朝廷裏麵就沒有幾個好人!”韋寶說著,起了床。

以前韋寶在現代研究明史,是真的感覺到了明末沒有一個是好人。

哪一個名人的家族占地少於幾千畝的?

多如張居正幾萬畝土地,比皇帝過的還風光,還滋潤,死了被弄,其實也有點自己作死。

楊家幾乎是他們老家最大的土地兼並大戶,孫承宗倒是不錯,但同樣結黨營私,至於袁崇煥,隻會吹牛,沒兩把刷子,不管是以前,還是這一世,韋寶都將袁崇煥早就看清楚了,這是典型的投機政客。

擅自殺毛文龍,使遼東局勢沒法收拾,擁兵自重不聽號令,千刀萬剮雖然有點極端了,但是砍袁崇煥的頭絕對不冤枉他。

最不可饒恕的是,韋寶是從遼西過來的,對於遼東鐵騎賣軍需物資給建奴,這種對於大明來說幾乎是公開的秘密,袁崇煥在遼東待了多少年?不可能不知道。

實際上,韋寶越看越覺得東林黨確實是連魏忠賢都不如,崇禎不殺魏忠賢的話,東林黨絕對不可能那麼猖狂,魏忠賢是個壞蛋,但是他至少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東林黨裏極少有人明白,都是爭權奪利,認為讀書人哪個朝代都要用他,換個皇帝而已。

整個江南都是東林黨的天下,明朝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商業在江南已經十分發達,但是整個明朝後期的稅收入隻有幾百萬兩。

魏忠賢手裏有一千多萬兩,但也不是常態,在一千萬兩上下波動。

倘若不是韋寶發展太快太猛,韋寶手裏的銀子,在年初的時候,能抵得上大明四年多的賦稅總和。

東林黨把鹽和礦牢牢把控,江南鹽稅根本就收不上來,才派太監成為礦監,可太監也不是好鳥。

所以魏忠賢手裏還能弄到一些鹽稅,到了崇禎手裏,則一點沒有。

而崇禎又誌大才疏剛愎多疑,結局必然滅亡,神都救不了。

同時山西大商人用錢買通很多官員,山西商人那時流行投資貧窮的讀書人,撒網很大,上百年下來,山西八大家每年從滿清賺取得每一份銀子都是葬送明朝的籌碼。

所以到了滿清,很多明朝時期的大商幫都銷聲匿跡了,晉商反而更加強盛,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明朝後期就沒有好人,國之將亡,死路都大同小異。

皇族一樣垃圾,軍隊吃空餉令人發指,唯一一個真心想挽救大明的估計也就崇禎自己了,可惜能力不足,自掛歪脖樹也頂多算是全了皇帝的最後尊嚴。

韋寶先是去上朝,皇帝照例沒有出現,官員們悄聲議論著有人報熊廷弼的事情。

韋寶暗暗好笑,這都是他的手筆,能不好笑嗎?

這並不是韋寶第一次在大明朝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隻是之前改革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事,都是他自己首當其衝的當先鋒,這一回,他是完全沒有出現,完全躲在幕後的。

韋寶忽然發現完全躲在幕後似乎也挺有意思。

隨著東林黨紛紛上奏力保熊廷弼不至於殺頭治罪,魏忠賢立刻指揮手下,提前對楊漣等人動手,用熊廷弼和汪文言的供狀拉楊漣等人下水,說他們貪汙。

韋寶一看就知道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這種供狀肯定是趁著熊廷弼和汪文言被打昏過去的時候按的手印,人都抓了,拿到供狀太簡單了,就像閹黨當初拿到楊漣之女楊雪的供狀一樣。

魏忠賢勒令手下一些親信言官彈劾東林黨官員後,東林黨們更是熱烈力保楊漣等人,並在暗地裏將楊璉、左光鬥、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和顧大章六人稱為六君子。

韋寶本來還擔心楊漣拆穿不是他主導東林黨一起力保熊廷弼的事,現在看來,這種擔心明顯是多餘的了,因為魏忠賢的動作實在太快,當天就把幾十名東林黨鐵杆大臣一起抓了,顯然,魏忠賢策劃這次大動作已經有好一陣了,並不是隨即發動的。

是韋寶的煽風點火,加速了事情的進行。

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馬四處出動,一時之間鬧的整個京城人心惶惶。

魏忠賢並沒有做的太狠,應該是顧忌東林黨在各地的勢力,東林黨在地方官場和民間,仍然占有絕對優勢,隻是在京城官場搞不贏有皇帝支持的魏忠賢罷了。

魏忠賢抓了五十多名東林黨重要大臣和言官之後,進一步為韋寶控製的都察院和大理寺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