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7 自己跑的船】(1 / 3)

“一定的,微臣有什麼都不敢欺瞞陛下,請陛下放心。”韋寶急忙道。

“朕不是不放心,朕聽底下人說話,要麼是毫無根據的犯上,一副為了朕好,把朕當傻子,什麼都要聽他們的。要麼是阿諛奉承,盡是揀朕愛聽的話說,遇事又拿不出個什麼辦法。朕早就厭煩了,朕是怕韋愛卿將來做官的時間長了也會那樣。”朱由校期許的看著韋寶。

韋寶知道,朱由校說的是東林黨和閹黨。

“陛下請放寬心,不管過多少年,微臣都會記得今天這個下午,都會記得陛下對微臣說的話!微臣對陛下一定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隻怕有時候有些話陛下會聽的不順耳,惹陛下不快。”韋寶道。

“絕不會!韋愛卿也放寬心!朕向你保證,不管你說什麼,朕都不怪罪於你!”朱由校道:“朕需要聽的是實話。”

韋寶點頭應承下來了。

一個多時辰之後,朱由校的船底完成。

因為朱由校沒有做韋寶那麼大的船,韋寶是二十比一的比例,朱由校是五十比一,船長隻需要一米就可以了,所以要快的多。

朱由校的船底十多片木板合在一起,嚴絲合縫,他自己看後很滿意。

“妙,真是太妙了,陛下的手藝真是鬼斧神工,讓人無法模仿。”馮銓讚歎道。

魏忠賢和客巴巴也很捧場,倆人也比賽稱讚,惹得朱由校哈哈大笑。

而另外一邊,韋寶仍然在選取材料,做最基礎的工作。

韋寶倒是並不急躁,一邊做事,還一邊與朱由校朱由校談論馬尼拉大帆船的由來。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是世界曆史上的“地理大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

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占據印度西海岸貿易重鎮果阿,以及東西洋交通咽喉馬六甲,來到大明帝國的東南沿海。

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葡萄牙人麥哲倫因在葡萄牙不得誌,後轉向西班牙,經西班牙國王又支持麥哲倫繞過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群島以及中國沿海。

這兩個國家的商人都把與中國貿易當作首要任務,或者說作為牟取巨額利潤的重要渠道。

西班牙政府規定,殖民地隻許同宗主國貿易,不能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也是禁止的。

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貿易,由王室授予少數商人來壟斷,而且主要集中於塞維利亞港。在殖民地指定韋拉克魯斯港口作為“壟斷港口”。

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同年6月派“聖·巴布洛”號大帆船滿載亞洲的香料運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爾科,開辟了連接亞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線。

此後兩地間的大帆船貿易日益頻繁。

大帆船每年6月乘西南季風自馬尼拉啟航北上,順北太平洋上的“黑潮”東行,最後抵阿卡普爾科,行程萬餘海裏,曆時約6個月(回程係順洋流直航,曆時約3個月)。

西班牙商人的馬尼拉大帆船把福建月港運來的明朝商品運往美洲墨西哥、秘魯、巴拿馬、智利。

馬尼拉大帆船抵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後,就在當地舉辦盛大的集市,明朝價廉物美的生絲、絲綢深受歡迎,十分暢銷。

其影響之大,使得當地的絲織業就此趨於衰落。

1600年,西班牙殖民當局對當地的養蠶戶加以限製,斷絕了本地蠶絲的供應,由源源不斷輸入的明朝蠶絲為墨西哥的工廠提供原料。

這條航道東起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爾科,西至菲律賓的馬尼拉,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

在原本的曆史中。

大帆船是西班牙人雇傭中國的工匠在馬尼拉建造的,載重都在300噸左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之一,可以與大明寶船媲美。

大帆船貿易自1565年開始,1815年結束,每兩年往返一次。

這種貿易實際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銀換取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產品。

大帆船載著亞洲的商品到墨西哥去,再從阿卡普爾科把這些亞洲特產用大輪車運往其他地方,部分貨物甚至轉運到危地馬拉、厄瓜多爾、秘魯、智利和阿根廷。

在回程中,這些大帆船運回墨西哥產的銀元、銀錠、可可子、羊毛等土特產。

由於亞洲產品價廉物美,在美洲曾一度排擠了西班牙產品。

國王菲利浦二世為了保護西班牙商務,於1593年下令限製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規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過2艘,每艘載重不得超過300噸。

由此,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進入了持續兩個世紀的商業限製時期,18世紀下半葉,西班牙經濟凋敝,被迫開放馬尼拉港,大帆船貿易日趨衰落。

1813年10月,西班牙王室下令廢止大帆船貿易。

曆時250餘年的大帆船貿易促進了太平洋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過貿易,美洲的玉蜀黍、煙草、花生、西紅柿等作物傳入中國和亞洲。

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工藝美術對美洲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從經濟上看,馬尼拉是17世紀下述兩大重要經濟活動的交彙點:一個是西屬美洲銀礦出產的白銀大量流入,另一個是華人們的門類齊全的製造業的商業企業。無論是哪一年,都會有一兩艘西班牙大帆船,從阿卡普爾科穿越太平洋,把美洲出產的白銀運到馬尼拉,以購買中國絲綢、中國和印度的棉織品,以及美洲需求量甚大的其他精美消費品。

西班牙人輕蔑土著,卻拿頭腦靈光的華人沒有辦法。

基於經濟上的考量,他們不得不利用華人擅於經商的長處,為他們提供日常用品,也牟取龐大的利益。

西班牙占領菲律賓以後,從明朝運去的棉布很快就成為當地土著居民的生活必需品。

1591年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發現,當地土著居民因為使用中國衣料,不再種棉織布,所以下令禁止土著居民使用中國衣料絲綢、棉布。

1592年,這個總督報告西班牙國王說,大明國商人收購菲律賓棉花,轉眼就從中國運來棉布。

棉布已成為中國在菲律賓銷路最大的商品。

同樣,在1680年代,中國絲綢就已威脅到西班牙產品在美洲的銷路。

17世紀初,墨西哥人穿絲綢多於穿棉布。到了1637年,情況愈發嚴重,墨西哥的絲織業都以明朝絲為原料,墨西哥本土蠶絲基本上被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