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4 下手為強】(1 / 3)

韋寶見吳雪霞沒意見,不由大喜。

他就擔心吳雪霞會不高興,如果能做到的話,韋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是高興的。

對於猛然與張美圓定下了親事這件大事,其實韋寶也沒有特別的抗拒。

雖然這種方式很古代,不符合他現代人先談戀愛再成親的習慣。

但張家大小姐的確很漂亮,姿色容貌與吳雪霞不分軒輊,家世就更沒的說。

韋寶其實對準老丈人張維賢和準大舅哥張之極也挺滿意的。

人家能答應寧願犧牲英國公府的利益也不阻擋他在仕途上的進步。

這樣的人家,上哪兒去找去?

真的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女方家庭了。

至於說感情,韋寶也看淡了,隻要底子好,感情可以培養嘛,他又不吃虧。

唯獨覺得虧欠了趙金鳳和吳雪霞就是了。

問過吳三輔,吳三輔尚未醒酒。

原來昨天吳三輔也是一會兒就喝的大醉了。

倒是英國公張維賢難得來了酒興,便與吳三輔大喝。

吳三輔本來酒量是很不錯的,想到妹妹的正妻之位莫名其妙就沒了,心裏也有點不痛快,又不敢表露出來,所以沒喝多久,也醉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喝酒之人,最怕的就是裝了心事。

韋寶大概能猜到吳三輔的心思,微微的歎口氣,也沒有打算讓吳三輔陪自己去英國公府,便自己去了。

張之極見到韋寶來訪很意外,笑著打趣道:“妹夫,怎麼滴?這麼一會功夫,你就把英國公府當成你自己家了嗎、”

韋寶硬著頭皮笑了笑,“兄長取笑了,敢問國公爺在嗎、”

“還叫什麼國公爺啊?馬上都要叫爹了。”張之極笑道:‘我爹他不在,為了你的事兒,已經進宮麵聖去了。’

韋寶點了點頭,看樣子,張維賢果然是一個心急的人。

“那,我可否見一見大小姐?”韋寶問道。

“嗯,怎麼滴?昨兒個你不是還拿俏來著嗎、今天就想我妹妹了嗎?”張之極想到昨天韋寶半天不答應爹親自提出來的婚事,還是有一些不爽,故意拿話擠兌韋寶道。

韋寶苦笑一下:“兄長,若是我昨日有什麼做的不周之處,請千萬海涵吧,都要成一家人了。”

韋寶打算先將三個妻子一道娶的事與張美圓說一下,希望張美圓通情達理,能體諒自己的苦衷,隻要張美圓答應,讓張美圓自己與她家人說,會好的多。

實際上,昨天韋寶走了之後,張美圓也有點黯然神傷,覺得自己堂堂國公府的女兒,生的美貌無雙,家世更是顯赫,沒有想到韋寶居然看不上自己,非常生氣,這極大的傷害了她的自尊心。

今天張美圓也想找個機會與韋寶見麵,問個明白,剛才還對她大哥說過這事呢。

張之極也沒有為難韋寶,“可以讓你與美圓見麵,不過我來問你,你昨天到底為什麼拿俏啊?覺得我妹妹不漂亮、還是我們國公府不行?”

“大哥,你這是埋汰我啊、我算是個什麼東西、哪裏有資格挑大小姐?我是實在覺得自己平凡的緊,實在是配不上大小姐和國公府嘛。”韋寶誠懇道。

張之極深深看了韋寶一眼,接受了韋寶的話,“你等著,我讓人去叫美圓出來,男女有別,你們就在大廳見麵吧。”

“多謝兄長了。”韋寶急忙稱謝。

張美圓沒有想到韋寶會來找自己。

今天張美圓穿了一身大紅的袍服,更加顯得漂亮,雍容華貴。

韋寶心裏不由的一動,暗忖張美圓當自己的老婆,自己實在是說不上委屈,倒是她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美貌,現在跟一個隻是五品官的自己,肯定會覺得委屈。

“張小姐好。”韋寶施禮道。

張美圓也很禮貌的對韋寶行禮:“韋大人好。”

“馬上都要成一家人了,你們兩個就不用這麼見外了吧?”張之極在一旁笑道。

不是張之極故意要當燈泡影響兩個人說話。

在大明,這種馬上要成親的男女實在是不合適單獨在一起的,就算張府的下人不亂嚼舌根,他們自己也會覺得不合適。

韋寶沒有多囉嗦,開門見山的將自己想同時迎娶吳雪霞和趙金鳳的事情說了。

張之極和張美圓顯然都沒有想到韋寶會提出這種要求。

這是很羞辱人的要求,別說是英國公府這樣的人家,就是普通的寒門女孩家,若是夫家提出一次娶三個女人進門,都是無法接受的。

“韋寶,我說你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你以為你是誰啊?我爹看上了你,那是你上輩子積了德,你們韋家祖墳冒了青煙!你不但不不感激,還變本加厲的提要求,你當我妹妹是什麼?你喜歡女人,迎娶了我妹妹以後自己納妾就是了,何必這個時候提出來,你什麼意思?”張之極夾七夾八的大發不滿。

張美圓沒有說什麼,麵上也攏上了寒霜。

韋寶歎口氣:“我昨日已經說過我與張大小姐不合適,我這人的確是很多毛病。”

“你和這兩個女人已經圓過房了?”張之極問道。

韋寶搖頭,實話實說道:“並未圓房。”

“沒有圓過房你這是做什麼?你覺得他們有什麼資格與我妹妹相提並論?吳三輔今天怎麼沒有來?原來你和吳三輔的妹妹早就在一起了,之前為什麼不說?還有那個姓趙的女人,隻不過是一個裏正的女兒,你讓我妹妹與一個裏正的女兒一同出嫁,你的腦子是不是讓驢子給踢了?還是想故意羞辱我們張家?”張之極怒道。

韋寶歎口氣,暗忖反正還沒有提親,尚有轉圜餘地,不行就算了吧,在大明當官也實在是憋屈的很,索性放棄這一切,安心回韋家莊和遼南搞事情算了,而且現在已經擁有了朝鮮的兩個道,算是一隻腳踏出了大明!也不是完全沒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