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4 號稱六萬的大軍入關】(1 / 3)

韋寶之所以不會考慮讓吳雪霞擔任像範曉琳那樣的位置,主要不是因為吳家是遼西的世家大戶,在當地有很強大的實力,不信任吳雪霞啥的。

主要就是因為吳雪霞的性格,吳雪霞的能力再強,還是更加適合在他身邊做一些統籌策劃的秘書工作。

真的放在範曉琳那樣的位置,沒幾天吳雪霞估計就得瘋了呀。

具體的管理是很枯燥,卻需要很充沛的精力和幹勁的,還得不斷動用智慧,不停學習提高。

“努爾哈赤越來越聰明了,而且,本來我們的戰力就沒有到碾壓建奴的地步。騎兵不如對方。至於陸軍,隻要建奴不作死,不正麵衝鋒送人頭,我們的確沒有什麼辦法。”韋寶笑道。

在場的常五爺、張美圓、吳雪霞、王秋雅、貞明公主等人其實對寶軍的軍事實力並沒有韋總裁了解的那麼深刻,聽韋總裁這麼說,都有點不以為然,覺得韋總裁將建奴太高估了。

主要還是因為之前渾河邊上那一戰,輕輕鬆鬆殺掉上萬建奴,實在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大家都感覺寶軍遇到建奴,隨隨便便就能打贏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寶軍騎兵團偷襲建奴是取得了一定效果,是占到了便宜的,但是寶軍騎兵團並不高興的原因。

在寶軍內部也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因為大家覺得,寶軍打建奴,就應該贏,而且還每一次都應該大勝。

大勝才是正常的,否則,小贏都不算正常,甚至算是一種失敗。

這是很不好的情緒,韋寶也不知道該如何給內部降溫。

總不能為了降溫,故意讓大家想怎麼來怎麼來,也給建奴大大的送一次人頭吧?

韋總裁讓眾人先退下,一個人對著地圖靜靜的思索對策。

韋寶還是希望花最小的代價取得和平。

直到以後能輕鬆碾壓對方的時候為止。

要想瓦解建奴這波攻勢,首要是讓一幫被建奴控製了的蒙古人部族有背叛努爾哈赤的勇氣。

不說背叛,至少能讓這些人保持中立,退出又給建奴輸送物力,又給建奴輸送人力的狀況也好。

至少要讓這些人擺脫被建奴的控製。

這主要還是心理上的擺脫,這些蒙古部族都是靠建奴很近的,而且都是被林丹汗搞的寒了心的部族。

其實這些部族隻要團結起來,建奴是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的。

韋寶也很頭疼,既希望林丹汗能力差,控製不了局麵,蒙古方麵一盤散沙。

又希望蒙古人稍微團結一點,稍微強一點,能不被建奴控製。

三方對峙,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糾結。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海西葉赫、哈達、烏拉、輝發4部,聯合蒙古科爾沁、錫伯、卦勒察3部,以及長白山珠舍裏、訥殷2部,集兵3萬餘,分三路大舉進攻建州。

九部聯軍紮大營於渾河北岸,南向紮喀關、古勒山一帶推進。

莽古斯與其弟明安、洪格爾一起跟隨科爾沁部酋長奧巴參與“九部聯軍討伐努爾哈赤”戰役。

戰敗後,被迫與努爾哈赤議和。

努爾哈赤遂采取“懷柔政策”,派專使與科爾沁蒙古通好,於是蒙古貝勒莽古斯來與建奴朝見。

建奴方麵為堅定其意誌,由嬪妃中選出美女為其作妻,結為婚姻關係。

莽古斯亦將自己女兒額爾敦其其格,俗稱哲哲,後為大清國第一國母孝端文皇後,嫁與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進一步結為兒女親家。

布和的兩個女兒是:大女兒海蘭珠,俗名哈日珠拉,烏尤黛,1634年26歲嫁與皇太極,1636年被封為關雎宮宸妃,極受皇太極寵愛,是皇太極最愛的女人,無論生前死後,皇太極對其給予了極高的哀榮。

二女兒布木布泰,野史稱其大玉兒,即孝莊文皇後,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崇德五宮”之一的莊妃,是清世祖順治皇帝的生母,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的親祖母,輔佐順治康熙兩位皇帝,對清朝前期穩定局麵有一定貢獻。

韋寶之前已經見過大玉兒,對其印象很一般,主要顏值不高,嗬嗬。

而性格稍微北方女人一些,說話很直接,像尖刀一樣。

韋寶不喜歡這種相處方式,人與人之間還是拐彎抹角,還是圓融一點,遮遮掩掩一點比較好。

這些科爾沁和內喀爾喀部族與林丹汗不睦,除了林丹汗霸道,對內嚴酷,對建奴疲軟,沒有什麼擔當,還因為林丹汗的教派問題。

韋寶是想不通林丹汗為什麼會改教,至少從一個政治人物的角度,韋寶想不通。

作為政治首腦,肯定想的是如何維護統治才對,你不是小老百姓啊。

不能想改就改,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僅憑個人喜好辦事。

政治首腦得更多的考慮民意民心。

格魯派,黃教,創建於1409年,是15世紀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過程中形成的,也是藏傳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