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1 / 3)

卓特木爾再次到了韋總裁麵前,不知道是喝了酒的關係,還是什麼原因,感覺像是變了一個人。

“世子,還有什麼事情嗎?”韋寶看見卓特木爾麵色不善,覺得很奇怪,看的人有點頭皮發麻。

“爵爺,剛才你對我說了那麼多,可我還是不相信你們漢人為什麼那麼好心,你就隻想通過我們賺黃金吧?”卓特木爾道。

韋寶聞言差點沒有暈倒,感覺麵前是一個棒槌啊,說了這麼多,你怎麼就聽不懂呢?

“世子,這是雙贏的事情啊,就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我們能賺金子,你們也能賺金子啊。你們還能通過戰爭的勝利,擺脫建奴的控製!這還不夠嗎?”韋寶道:“難道我剛才說了那麼多,你都沒有聽進去?”

“那你們呢?你們得到了什麼?你們為什麼這麼好心幫我們?”卓特木爾問道:“你們漢人太聰明了,從來不做沒有好處的事情。”

“我們的好處還不容易看出來嗎?我們也能賺一些金子啊,這是其一。其二,我們能通過你們抗衡建奴,獲得地區的太平啊,建奴和你們打起來,以後就沒有功夫顧得上遼東了,這不好嗎?建奴又要防備你們,又要防備我們,哪裏還有那麼多的精力?他們隻剩下惶惶不可終日了。”韋寶道:“你當我們漢人和建奴,和你們蒙古人一樣,成天想著搶別人的,想著不勞而獲?你應該看過關內的漢人是怎麼生活的吧?我們的農民有地耕種,有飯吃,有衣服穿,就知足了。而且他們全憑自己勤勞的雙手,從來不會去想搶奪別人的財物,這些,你能理解嗎?所以,我們漢人要的是和平,不是戰爭!”

卓特木爾哦了一聲,憨憨的道:“我明白了,打擾爵爺了,我告退。”說著便出去了。

卓特木爾的行為惹得吳雪霞掩口嬌笑。

韋寶也笑了,感覺這廝是不是忘了吃藥。

還是大漠的人都是這麼顛三倒四的?

韋寶的內心倒有點不平靜了。

看似卓特木爾是被自己勸走的,其實韋寶很清楚,卓特木爾是被自己說的大明的農民的生活方式打動了!

不光是大明,古代的漢人農民,都是最質樸,最勤奮的,麵朝黃土背朝天,勤勤懇懇的生活。

種地全憑人工畜力。

鬆土靠犁,我國的犁發明得很早,貌似在漢代就有了。

播種靠耬,除草用鋤,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鋤有兩種,一種畫裏常見那種叫扒鋤,還有一種彎柄的鋤,用來耪地的,都是除草用的。

扒鋤適合苗間除草,鋤適合壟間除草,都非常累且效率低下,一個壯年人一天能鋤3畝地就很了不起了。

而草兩三天就能長一茬,基本鋤完一遍又可以從頭開始了。

收割穀類、小麥用鐮刀。

收割玉米、高粱要用鎬,要把根刨了。

穀、豆、小麥等收割以後要壓,將種子脫粒出來。

種種農活憑人力、畜力的話都很耗費體力精力。

農民基本上都是全家一起勞作的,除非到了幹不動的時候。

古代的人除了自己家的地要種以外,還得服徭役和兵役,和平年代每年都有兩三個月要去挖河挑溝修路修城牆,戰時可能還得出兵役,死在外麵回不來。

女人們還得綁小腳,勞動力更低一等。

而地畝基本是靠天吃飯,水車之類是南方的水田有水的地方才用的,大北方天旱起來哪裏都沒水,有水車也沒用。

地畝之間溝塘較多,雖然是在平原,地畝間卻也有一定的高低錯落,人工提水一瓢瓢的澆。

而糧食的產量也非常低,一方麵水肥不足,一方麵天災蟲害。

古代的農民,真的是忙忙碌碌僅僅是維持溫飽,能活著就已經是萬幸。

男人披星戴月地幹活,女人也一樣,除了要種地還要照顧家人,還要紡線織布做衣服鞋襪。

自己種地,可能還沒有給地主種地生活自在,因為給地主種地不需要自己養牲口買工具,隻要像上班一樣定點上班就可以了,連帶家裏的女人也清閑很多。

但是給地主幹活就像上班一樣,穩定,但是工資比較死,沒啥前途,自己種地風險大,收入也多一些,所以也有很多自己也種些地,同時給地主幹活的。

據韋寶了解,地主也不像後世的影視劇一樣,都是肥肥胖胖,光靠剝削過日子,古代的絕大部分地主也要自己下地幹活,家裏也沒有現在的戲裏那樣的丫鬟小廝,用不起。

就算是穩固發展,廢棄了各種農業稅的天地會治下地區,老百姓,尤其是農民們,依然大都緊緊巴巴地生活,糧食也是不夠吃的。

玉米、紅薯、胡蘿卜這些東西引進之後,比以前的生活稍微要好些,這些高產作物引進前的生活是怎樣的,韋寶有時候真的很難想。

韋寶是繼承了原先那個韋寶的記憶的,但韋寶很少去回憶自己重生之前的事情,那樣會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