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LA,最快更新田園喜嫁之娘子太難追最新章節!
九月底,孟靜婉和孟靜嫻的父親孟慶桓到了京城。
宋思明算好日子,提前兩日去迎,叫上了即將跟他成為連襟的姚思賢一起。
這幾年孟靜婉嫁到京城來,孟家二老和孟夫人都來過幾回,但她父親這還是頭一回專程上京城來看望。
孟慶桓是個不苟言笑的中年人,一身長衫,清瘦身材,見到宋思明的時候,態度還算和氣,目光落在姚思賢身上,就帶了幾分審視。
當初宋思明在清源縣白雲書院讀書的時候,孟慶桓也是書院的先生,並不陌生。
姚思賢頭一回拜見未來嶽父,心中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雖然親事已經定下來了,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夠得到孟慶桓的認可。
“納妾嗎?”孟慶桓開口問了一句。
姚思賢都愣住了,連忙搖頭:“嶽……孟伯父放心,我絕對不納妾。”
“若是靜嫻沒生兒子呢?”孟慶桓又問。
姚思賢正色:“女兒也很好,我並沒有傳宗接代的壓力。”
“嗯,記住你說的話。”孟慶桓話落就上了馬車,跟宋思明說可以走了。
見姚思賢還愣著,宋思明拉了他一下:“走吧。”
上了馬,姚思賢還感覺有點懵。等路上休息的時候,宋思明跟姚思賢說,他已經過關了。當年宋思明求娶孟靜婉,見孟慶桓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兩個問題。
不過關於生兒子這件事,宋思明畢竟跟姚思賢情況不同,他是宋家三代單傳唯一的男丁,還是有傳宗接代的任務的。所以他當時回答的是,尊重靜婉的意思。
孟慶桓對那個答案是滿意的,因為宋思明也沒說什麼空話假話。若宋思明說,他可以不要兒子,孟慶桓也不會相信的。孟家本是書香門第,若孟靜婉真生不出兒子,孟家對此就會有安排,不會真讓宋思明沒兒子的。說白了,隻是嶽父見女婿,要個態度而已,隻要說真話就沒錯。
當然,宋思明當時心裏其實想的是,他和孟靜婉為什麼生不了兒子?肯定能生,不行多生幾個孩子。
如今這些都過去了,宋思明和孟靜婉早已兒女雙全,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
孟靜婉說過,孟慶桓並不重男輕女,其實很疼愛她們姐妹,隻是不擅表達。從他第一次見到未來女婿總有點不高興的樣子,就能看出來。
到了京城,孟慶桓還是頭一回來宋家。他在親家麵前倒是很客氣,對宋家二老也很尊敬。因為雖然他沒來過,但每回宋思明和孟靜婉寫回去的信,最後都是被孟慶桓好好收起來的,對這邊的情況都很了解。
見到外孫和外孫女,孟慶桓就破功了,忍不住笑了起來,抱著小外孫女不撒手。
孟夫人還說他,以前總不肯出遠門,這下定是後悔沒有早點過來。
宋思明笑說,是他這幾年太忙,早該陪著孟靜婉,帶著孩子回清源縣去看望長輩的。
孟老爺子笑言,說宋思明已經做得很好了,他身上擔子重,正事要緊。
孟家和宋家的姻親關係能處得這麼好,就是因為彼此都能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沒有任何私心算計。宋思明身居高位,孟家人從沒想過要搬來京城攀附宋家飛黃騰達,即便孟家的有才之士並不少。宋思明十分真誠,也是真的孝順,所以孟家長輩並不介意孟靜婉長時間不能回娘家去,甚至老人家都樂意親自跑來京城探望。孟家不是沒錢在京城買宅子,若是在宋家住得哪怕有一點不舒服,有任何芥蒂,也不會年年過來都在宋家住那麼長時間。
宋家擺了宴席給孟慶桓接風洗塵,姚思賢也在座,馬明專程過來作陪,熱鬧溫馨。
孟慶桓這下親眼見到孟靜婉在宋家過得如何,很是欣慰,對宋思明這個女婿一直是非常喜歡的。
關於姚思賢和孟靜嫻的婚期,姚家是希望早一點好,不過孟靜嫻到時候必須從清源縣出嫁,現在還沒開始走禮,年內成婚有些倉促了。
翌日姚大江和宋氏專門上門來,再次跟孟家人談孩子親事,劉氏算是媒人。
姚思賢和孟靜嫻的八字秦玥早已送去欽天監合過,結果很好,欽天監選定了幾個黃道吉日呈給秦玥,這會兒姚大江帶過來,讓孟家人最後定。孟老太爺看了之後,說定在來年三月的那個吉日好,那會兒天氣暖和了,時間上也不倉促。
姚大江和宋氏自是沒有意見,尊重孟家人的意思。關於兩家親事的很多細節,宋氏和孟夫人這些日子都商量過了。在孟慶桓來之前,姚大江和宋氏把給孟靜嫻的聘禮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孟家也要回去準備孟靜嫻出嫁的事,因此原本孟家二老打算過年前回去,孟慶桓來了之後,商量了一下,決定下個月就走。
至於宋思明提過幾回的,讓孟家搬來京城,這回又專門跟孟慶桓談過。
但孟慶桓並沒有應下,因為孟家本家都在清源縣,他的長子也在那邊,還有兄弟,搬家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白雲書院是孟老爺子的心血,如今交到了孟慶桓手中,培養出不少有才之士,但書院不可能跟著搬到京城來,到時候孟家人走了,隻能選擇把書院交給別人。另外,到了京城之後他們能做什麼,也是個必須考慮清楚的問題。
雖然宋思明說了一些安排,但孟慶桓並不想給他添太多麻煩,因為孟家雖是書香門第,但並沒有什麼更上一層的野心,旁支弟子中有做官的,也都是小官,也從沒提過讓宋思明提攜。
不過孟慶桓沒把話說死,隻說回去再商議一下。但他也說了,京城這邊氣候比清源縣暖和些,讓宋思明得空幫忙物色個合適的宅子,孟家買下來。以後冬季讓二老過來避寒,順便看看孫女,這是可以的。
宋思明聽著,孟慶桓最後說要請他幫忙買宅子,說來說去,倒不是有意搬來京城,而是想著孟家人日後過來探親有個自己的落腳地,不好長住在宋家,也是真的一點都不想給他這個女婿添麻煩了。
宋思明背著嶽父嶽母,跟他家小舅子商議,說讓他努力,等考中功名之後,留在京城當官,到時候孟慶桓或許會考慮搬過來的事了。
孟慶桓到宋家後,孟靜嫻來姚家的次數就少了,因為畢竟沒成親,孟慶桓對女兒管教很嚴,一直要求她們要恪守禮數,不能越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