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1 / 3)

更深的心意都在湯裏,還望陛下和太後保重身體,那才是萬事大吉呢。”

一番恭敬寫在麵上,心底所想不與人知,這便是處世兩張麵孔,心口不一者多有,憐止不過選了最適合自己的路罷了,真意即便有,也不會隨手拈來露給誰看,最好還是埋在底下,最為妥當不過。如今她為刀俎,協理六宮,我為魚肉,不過一介秀女,自然知道避不過這一場假懲戒、真警醒去,於是接了她所謂的罰。

“主兒恕我,紀氏自當領罰。”

退後幾步離了簇,見她被隨侍遠去的背影,直至漸行漸看不清,化作一點消失在視野裏。沉默著撫上那銀鏤梔子的花簪,藉由指尖的涼意慢慢沉下,重複提醒自己有過今日。雙成出聲問道:“貴嬪主兒隻謄抄,卻沒什麼時候送去……”看著夕陽墜下幕,染得西邊血紅一片,無端使人心驚。攥緊了手:“不必很快,她許了我抄,再做計較,失了氣度。隻一二日間,你陪我送到明粹宮就是。”

聞人言語忽而兀自犀利,雖依然麵上帶笑,卻是危險意味十足。

蹙眉沉默片刻,不卑不亢地再度盈盈下拜:“方才未認出貴人身份,乃是這無名亭裏頭百般瑰麗襯著主兒的驚人容貌,一時隻覺主兒是仙下凡,看呆了眼。”

“至於我如何曉得主兒不惱……”

開了個話頭微微一頓,遂而直直抬眸對上人眼底鋒芒,溫婉一笑:“若是主兒惱了,如今自是不會再讓憐秋貪這美景半分,而是早就把憐秋逐了去。”

這隻是一場豪賭,賭是否揣對貴人心緒。

“朕安。”

通文深深歎了口氣,點頭示意開始布菜,謝氏出身不高,卻也是讀過書的人家的,在燈影恍惚眾瞧著她雙眸水波閃動,倒是有幾分秀色可餐的意味,他接過麵碗緊著吃了兩口,瞧著謝氏不動筷子,忙道:

“今兒的補不像是你愛吃的,朕記得,你是巴蜀人。”

戌時初,宮內大殿仍舊燃著數十盞絹紙宮燈,明光璀璨,通文眉目間也稍稍削減了些疲憊,夾了一筷子步謝氏碗裏,五六月份的兒已經有些熱,他拿起帕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內務府的裙會安排,景豐的景致自然是不錯的,住的可慣?”

適時便有打扇的宮女,手中握著三尺餘長的蕉葉扇,扇子滾著白邊,皆不敢太過用力的送來幾陣涼爽。

春日遲遲不走,夏風卻急著來了,夏花燦爛的前夕,端午也趕著到了,晨曦中萬物生機,蒙矓間蘇醒。我曉得,每年端午,宮中常有些活動,聽十分有趣。吩咐去取了食材,那丫頭也機靈,動作快的很,沒過多久便取了回來,翠綠的蘆葦葉,許是剛摘下來的,我洗淨了手,手背貼上有些泛紅的臉頰,雖未親手做過粽子,但總也是看過的。

白糯米入籠,不久晶瑩剔透散發米香,醇厚誘人,蜜棗將米染紅,在熱氣下散發甜蜜香氣。出了層細密的汗珠,卻不覺倦,做些粽子送皇上與太後娘娘,一是祝端午安康,二是以表心意濃厚。我係上最後一個棗粽,青綠飽滿,都是極好看的,瞧著品相不錯,但定是極易被埋沒的。思慮間,抬手取筆蘸墨,於巧紙張之上仔細寫著,粘在粽子蘆葦外衫之上。

我雖不才,亦是想送上最好的祝福。皇上憩於甘泉宮,提上食盒與婢子同往,安頓好脆弱紙條,心翼翼使其麵朝九。深吸口氣,將食盒遞與宮外內監,踟躕而後笑著道:

“張內監,這些就麻煩您了,端午安康。”

粽子仍是餘溫暖暖,入口適中,又至甘露宮,這兒果真是鍾靈毓秀,托人將食盒送與太後,直到見人轉身入內才放心。我舒心地笑,送皇上與太後的粽子上各有巧紙條附著其上,隻能盼心意能被發現。

———

願皇帝陛下,年年皆盛意,絕無端之慮,千帆過仍少年。

願太後娘娘,歲歲皆歡愉,無疾病之擾,滿園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