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嗎?”

“溫柔水鄉,愜意舒適。”李氏睨了一眼珍珍卻提醒她,“你和七少爺要去的是揚州,更是富貴之處。就是要路過黃淮合道之處了,前朝時候那裏就常年水患民生凋敝,小七爺是去做官的,難免要碰上那裏的難事。”

珍珍知道這一遭,又問李氏:“阿奶,我和阿靈阿到了那兒想派人去山東替您看看,您這裏還有什麼念想物件嗎?”

李氏搖搖頭,“我隻剩了那塊玉了,王家如今也沒什麼人了。”

那塊玉賣了沒幾年,吳雅氏手頭寬裕不少,額森曾去南城找過一次,可惜當鋪說因為成色好很早就被其他玉器店的人買走。 。

李氏轉念一想拉著珍珍回屋,拿出筆墨來畫了一幅畫交給珍珍。

“這是那塊玉的模樣,你拿著這個去找了試試吧,這是我娘給我的,據說她們家的女孩子各個都有。”

珍珍小心地疊起來,放在貼身的荷包裏。

李氏朝她笑問:“你們可給你大堂兄寫信了?”

傅達禮如今是漕運總督常駐淮安,珍珍和阿靈阿去揚州任上必然路過淮安,她早早就給傅達禮夫人那拉氏寫了信。

“寫了,好多年不見大堂兄,我也甚是思念呢。”

李氏頗為感慨,憶及往昔之情況說:“我少時從不知道自己也會去遼東,到了遼東沒想到自己會回京城,後來也沒有想到自家孩子還能去江南。”

珍珍勾著李氏豪氣地說:“這世上哪有這麼多沒想到的!阿奶,日後我們陪您去,去山東去江南去哪裏都行!”

李氏一笑,刮著她鼻子輕聲說:“你阿爺腿不好,阿奶要陪他,哪裏也不去。”

珍珍靠在李氏身邊問:“阿奶,阿爺當年到底是怎麼娶您的呀?”

李氏說:“那是個很長很長的故事了……”

這一晚,珍珍靠在李氏身邊聽她說盛京的往事,而阿靈阿則喝得酩酊大醉。

兩人本來準備第二天用過早膳就走,結果被灌了至少半斤酒的阿靈阿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隻能在威武家用過午膳再出發。

文叔帶著收拾好的箱籠提前等西直門外的官道上,這回南下珍珍身邊隻帶了徐鶯徐鸞,阿靈阿則隻帶了文叔和兩個管事。

徐鶯徐鸞自小在京城長大從來沒出過院門,上了馬車後比珍珍還興奮,不時地東張西望的。

珍珍留戀回望了一眼她生活了十幾年的大清京城,心裏和這高聳雄偉的城牆說了一聲,“farewell”。

阿靈阿醉酒疲乏,人還沒緩過勁來,十分頹廢地躺在馬車裏補眠。珍珍最後看了一眼京城的城牆,便鑽進車廂裏陪他,隻囑咐徐家姐妹到了永定河渡口喊她。

去江南最好的便是走水路,他們拿著吏部的通關文牒,會從永定河開始一路向南。

可馬車剛剛向西走了一會兒,徐鸞忽然在外稟報:“夫人,奴婢似乎瞧見探花郎同探花夫人了。”

珍珍掀開車幔,徐鸞指了指停在前方不遠處的一架馬車,珍珍瞧了一眼便忍俊不禁地笑了。

“江南好嗎?”

“溫柔水鄉,愜意舒適。”李氏睨了一眼珍珍卻提醒她,“你和七少爺要去的是揚州,更是富貴之處。就是要路過黃淮合道之處了,前朝時候那裏就常年水患民生凋敝,小七爺是去做官的,難免要碰上那裏的難事。”

珍珍知道這一遭,又問李氏:“阿奶,我和阿靈阿到了那兒想派人去山東替您看看,您這裏還有什麼念想物件嗎?”

李氏搖搖頭,“我隻剩了那塊玉了,王家如今也沒什麼人了。”

那塊玉賣了沒幾年,吳雅氏手頭寬裕不少,額森曾去南城找過一次,可惜當鋪說因為成色好很早就被其他玉器店的人買走。 。

李氏轉念一想拉著珍珍回屋,拿出筆墨來畫了一幅畫交給珍珍。

“這是那塊玉的模樣,你拿著這個去找了試試吧,這是我娘給我的,據說她們家的女孩子各個都有。”

珍珍小心地疊起來,放在貼身的荷包裏。

李氏朝她笑問:“你們可給你大堂兄寫信了?”

傅達禮如今是漕運總督常駐淮安,珍珍和阿靈阿去揚州任上必然路過淮安,她早早就給傅達禮夫人那拉氏寫了信。

“寫了,好多年不見大堂兄,我也甚是思念呢。”

李氏頗為感慨,憶及往昔之情況說:“我少時從不知道自己也會去遼東,到了遼東沒想到自己會回京城,後來也沒有想到自家孩子還能去江南。”

珍珍勾著李氏豪氣地說:“這世上哪有這麼多沒想到的!阿奶,日後我們陪您去,去山東去江南去哪裏都行!”

李氏一笑,刮著她鼻子輕聲說:“你阿爺腿不好,阿奶要陪他,哪裏也不去。”

珍珍靠在李氏身邊問:“阿奶,阿爺當年到底是怎麼娶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