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油糕這個點心乍一看頗像鬆糕,但再仔細一瞧就會發現,它的蓬鬆是由一層一層薄如紙的麵皮堆疊而成。
點心上桌後珍珍就先夾了一塊油糕,一咬下去,果然是綿軟香軟,甜而不膩,好吃得她一塊吃完又吃了一塊。
珍珍放下筷子讚道:“這道千層油糕同我在淮安逸香閣吃過的味道很像,但這一道的甜味更獨特,可是比我在淮安吃過的還要好。”
店小二在旁笑嗬嗬地說:“夫人有眼光,咱們燕雲樓的師傅可是東家不惜花費重金從逸香閣挖來的,逸香閣如今的大師傅還是咱們師傅的徒弟,揚州城數他的手藝最好。”
珍珍一聽奇道:“聽說淮安和揚州的廚子都是鎮店的寶貝,東家寧願多給工錢也不會讓他們走,你們老板是怎麼請到他來揚州的?”
店小二說:“ 夫人怕是才來這揚州不久不知道吧,咱們燕雲樓的老板是鹽商李念原李老爺,李老爺同逸香閣的老板徐老爺是至交好友,徐老爺這才肯割愛的。”
哦。可是巧了,原來這燕雲樓是李念原的產業。
珍珍端起茶杯,淺酌一口衝衝嘴裏的味,準備嚐下一道點心。
瞧著燕雲樓下如梭的人流,珍珍心想:不知道現下李念原到了京城沒。
…
李念原到京城沒?
在珍珍這麼想的時候他已經到了兩天了。
吳雅家在哪他已經知道了,但他沒有急著去什刹海,他正在京城最豪華的客棧中發呆。
他捏著手裏的玉墜子不住地罵自己是個智障。他怎麼就沒想到,姐姐也許又進關了呢?
他生意做大後就想往關外去尋親,但清廷命令漢人沒有公文不得出關,於是隻能數次托相識的人參商人去往關外打聽,誰料的到李氏在順治元年就跟額森重新回到北京,他當然是什麼都找不到。
徐承誌慢悠悠地打開自己帶來的茶罐,用銀勺舀出二錢老君眉放進他摯愛的一對南宋龍泉青瓷杯中,再往茶器裏添上八分熱的水,一時老君眉濃厚的香味飄滿了整間屋子。
要說年輕時候,他也曾血氣方剛過,人到中年,漸漸的他就成了個慢性子。
他端起青瓷杯,不緊不慢地淺酌一口,側目望著身邊還在發呆的人。
“你今兒還不打算去嗎?”
李念原渾身一震,敦實的身軀也不知打哪兒來的靈活,“嗖”地一下跳了起來。
“去,當然要去!”
徐承誌眉頭一挑,也不說話,隻看著他在屋子裏像無頭蒼蠅一樣轉了一圈,就從大門口又轉悠回了太師椅上。
李念原的心情他何嚐不懂,他十歲上母親就去世了,十五歲時父親也去世,他無父無母無妻無子,孤單了半輩子,如今乍聞親人尚在,那是希望就在眼前又擔心空歡喜一場的忐忑不安。
他溫柔地一笑,放下茶杯,伸手輕按住李念原的手腕。
“你別擔心,你不是說九成九是尋著了麼,錯不了。”
李念原道:“當然錯不了,你沒見那同我搶螃蟹吃的丫頭片子,眉眼同我生得有七八分像嗎!”
千層油糕這個點心乍一看頗像鬆糕,但再仔細一瞧就會發現,它的蓬鬆是由一層一層薄如紙的麵皮堆疊而成。
點心上桌後珍珍就先夾了一塊油糕,一咬下去,果然是綿軟香軟,甜而不膩,好吃得她一塊吃完又吃了一塊。
珍珍放下筷子讚道:“這道千層油糕同我在淮安逸香閣吃過的味道很像,但這一道的甜味更獨特,可是比我在淮安吃過的還要好。”
店小二在旁笑嗬嗬地說:“夫人有眼光,咱們燕雲樓的師傅可是東家不惜花費重金從逸香閣挖來的,逸香閣如今的大師傅還是咱們師傅的徒弟,揚州城數他的手藝最好。”
珍珍一聽奇道:“聽說淮安和揚州的廚子都是鎮店的寶貝,東家寧願多給工錢也不會讓他們走,你們老板是怎麼請到他來揚州的?”
店小二說:“ 夫人怕是才來這揚州不久不知道吧,咱們燕雲樓的老板是鹽商李念原李老爺,李老爺同逸香閣的老板徐老爺是至交好友,徐老爺這才肯割愛的。”
哦。可是巧了,原來這燕雲樓是李念原的產業。
珍珍端起茶杯,淺酌一口衝衝嘴裏的味,準備嚐下一道點心。
瞧著燕雲樓下如梭的人流,珍珍心想:不知道現下李念原到了京城沒。
…
李念原到京城沒?
在珍珍這麼想的時候他已經到了兩天了。
吳雅家在哪他已經知道了,但他沒有急著去什刹海,他正在京城最豪華的客棧中發呆。
他捏著手裏的玉墜子不住地罵自己是個智障。他怎麼就沒想到,姐姐也許又進關了呢?
他生意做大後就想往關外去尋親,但清廷命令漢人沒有公文不得出關,於是隻能數次托相識的人參商人去往關外打聽,誰料的到李氏在順治元年就跟額森重新回到北京,他當然是什麼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