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原根子裏是個“前”讀書人,詩詞書畫無一不擅長,造園子的時候博古覽今,頗費了番心思。要說這揚州城裏,哪個富商在瘦西湖旁沒園子?但同李園比,那些大多是豔俗的阿寶色,這個則是高雅的莫蘭迪色。
李園的前院和後院由一片竹林隔開,前院的屋子都是隋唐風格,尤其是明堂,屋頂平緩,出簷深遠,一入眼就是一股濃濃的唐風。莫說兩個孩子了,就是德妃也是有些瞧入了迷。
她小聲對珍珍說:“雖不及紫禁城的宏大,但沉靜優雅很是莊重。”
珍珍說:“姐姐要是也喜歡這樣的,不妨讓皇上把姐姐在暢春園住的小院子也改成這樣,反正橫島和別的地方也不相連。”
德妃不置可否,隻是含著淡淡笑意拍了拍珍珍的手。
穿過竹林後就是主人家起居的後院了。
後院裏有一座二層的小樓,正對著瘦西湖,登上樓便能一覽瘦西湖的景致。
李念原領著眾人上樓,六阿哥興奮地指著遠處湖中央緩緩航行的大船說:“四哥你瞧,那是不是皇阿瑪的船?”
眾人往湖上看,果然有一艘大船的兩側插滿了八旗的旗幟,不是皇帝的船還能有誰的?
胤祚搖了搖珍珍的胳膊。
“小姨,你果然沒說錯呢。”
李念原推開二樓書房的門說:“娘娘,兩位皇子,此處是小民的書房,娘娘和皇子們不妨在此地稍作休息。”
胤禛一直惦記著那字,於是說:“既是你的書房,你就在這寫一幅字給我們瞧瞧吧。”
李念原應了聲是,招呼家裏的仆人上茶點。
德妃自從胤祚上回出事之後就處處小心,即便是在李念原家裏,她還是讓秋華把茶點都用銀針試驗過,才敢讓孩子們吃。
李念原擺了架勢,站在書桌後揮毫潑墨,胤禛和胤祚聯手把小半盤方糕吃下肚的時候,他已經寫完了一幅字。
胤禛湊到書桌邊,李念原寫的就是大門口的那塊匾額上的“李園”兩個字,兩幅字無論是筆鋒還是筆勢都一模一樣,一看就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這下胤禛是徹底信了。
他克製著自己的豔羨,好奇地問:“你怎麼寫得這般好?”
李念原道:“小民六歲上就開始習字,年輕的時候頗愛趙孟頫,中年開始才改練的懷素。”
胤禛上下打量了他幾眼。他原本以為鹽商們都是市儈的大老粗,李念原卻透著一股子讀書人的味道。
“你讀過書?”
“小民是康熙三年的舉人。”
胤禛這下更是驚奇,“那你緣何要經商?你應該去考進士,讓我皇阿瑪封你做官,為朝廷效力。”
珍珍差點被被嘴裏的桂花糕給噎著,讓李念原去清廷當官?且不說他這骨子裏反清複漢的想法,就他這肆意灑脫的個性,就算真當上了官,估計也是沒幹幾天就辭職跑路。
再說進士大多從翰林做起,那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門,就李念原這個驕奢淫逸的性格,怕是半天苦都吃不了。
李念原根子裏是個“前”讀書人,詩詞書畫無一不擅長,造園子的時候博古覽今,頗費了番心思。要說這揚州城裏,哪個富商在瘦西湖旁沒園子?但同李園比,那些大多是豔俗的阿寶色,這個則是高雅的莫蘭迪色。
李園的前院和後院由一片竹林隔開,前院的屋子都是隋唐風格,尤其是明堂,屋頂平緩,出簷深遠,一入眼就是一股濃濃的唐風。莫說兩個孩子了,就是德妃也是有些瞧入了迷。
她小聲對珍珍說:“雖不及紫禁城的宏大,但沉靜優雅很是莊重。”
珍珍說:“姐姐要是也喜歡這樣的,不妨讓皇上把姐姐在暢春園住的小院子也改成這樣,反正橫島和別的地方也不相連。”
德妃不置可否,隻是含著淡淡笑意拍了拍珍珍的手。
穿過竹林後就是主人家起居的後院了。
後院裏有一座二層的小樓,正對著瘦西湖,登上樓便能一覽瘦西湖的景致。
李念原領著眾人上樓,六阿哥興奮地指著遠處湖中央緩緩航行的大船說:“四哥你瞧,那是不是皇阿瑪的船?”
眾人往湖上看,果然有一艘大船的兩側插滿了八旗的旗幟,不是皇帝的船還能有誰的?
胤祚搖了搖珍珍的胳膊。
“小姨,你果然沒說錯呢。”
李念原推開二樓書房的門說:“娘娘,兩位皇子,此處是小民的書房,娘娘和皇子們不妨在此地稍作休息。”
胤禛一直惦記著那字,於是說:“既是你的書房,你就在這寫一幅字給我們瞧瞧吧。”
李念原應了聲是,招呼家裏的仆人上茶點。
德妃自從胤祚上回出事之後就處處小心,即便是在李念原家裏,她還是讓秋華把茶點都用銀針試驗過,才敢讓孩子們吃。
李念原擺了架勢,站在書桌後揮毫潑墨,胤禛和胤祚聯手把小半盤方糕吃下肚的時候,他已經寫完了一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