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問題?他巴結的大官讓你不順眼了?”

李念原“哼”了一聲,“他捧得花魁比他巴結的大官還不入流。”

徐承誌滿臉窘態,掐指算算自己上個月去了兩湖,倒的確錯過了三月春曉秦淮河的選花魁。

本來即使他不去湖南,他也不會去湊這個熱鬧,隻是李念原喜歡,他每年總會在李念原身邊搭張椅子,手捧一杯清茶適時給李念原潑點冷水。

徐承誌相信自己是絕對為了李念原好,老李這人掙錢快,花錢更快,且花錢就圖一個“爽”字。

平常最舍得花錢的就是吃和書畫,可若到了捧花魁的三月,那簡直卯足了勁的撒銀子,非要和兩淮江寧所有貴人們一爭高下。

徐承誌想想都發愁,生怕老李哪天把一家一當都砸進去。李念原有次被他叨叨地煩了就說:“老徐這樣吧,咱們一起合開的生意,你每回分賬前都扣我兩成,我要哪日真玩光了你再給我唄。”

徐承誌最生氣的不是李念原亂來,而是他這隨意的態度,當即就拉著臉一言不發甩袖而去。

李念原回過勁來上徐家和徐承誌道歉良久,發誓改過。當然,誓言隻生效了半個月,一切就又重回原樣。

不過從此以後,徐承誌真的就默默給他扣了兩成,一扣就是三十年。

徐承誌和李念原相處,深知他是個薄情之人。但看他捧的曆任花魁,看上的時候掏心掏肺,每次都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要搬到江寧和那女子日日相見。

但到了秋日大閘蟹成熟的時候,他立馬腳底抹油,嘴裏喊著“我心愛的蟹喲”,也不管那花魁的淚有沒有淹沒秦淮河,就高高興興回家吃蟹去了。

對此人的沒心沒肺,徐承誌是最習慣的那個,但他也知道,李念原自有親厚依賴不可割舍的人。

李念原是家中獨子,父母早亡後唯有一個老管家尚在。這老管家是前明時候就跟著李念原父親的,據說跟著李父的時候才不到十五,和李父走南闖北足足跟了四十年。

李父去世後,李念原就給這老管家買了個宅子,侍奉他好生終老。

這一年,老管家突然想去北邊跑個差事,李念原勸了半日沒勸住,就派了得力的管事跟著一起去。沒想到的是,老管家一回揚州就重病而亡。

李念原深受打擊,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死活不肯出來。。

徐承誌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天津談生意,他當即跳上自家的商船,星夜返航。

老管家不是李念原的親人,但李念原還是堅持為他穿孝,徐承誌到的時候李念原還在為老管家燒紙,他臉色蒼白,眼神空洞無神,像是一具行屍走肉。

徐承誌沒想到他傷心至此,蹲到李念原的跟前,用力晃了晃李念原的肩說:“念原兄,你振作一點。老管家本也是高壽了。”

李念原突然回過神來,他打掉徐承誌的手,爬了起來,跌跌撞撞地往後頭走。

“什麼問題?他巴結的大官讓你不順眼了?”

李念原“哼”了一聲,“他捧得花魁比他巴結的大官還不入流。”

徐承誌滿臉窘態,掐指算算自己上個月去了兩湖,倒的確錯過了三月春曉秦淮河的選花魁。

本來即使他不去湖南,他也不會去湊這個熱鬧,隻是李念原喜歡,他每年總會在李念原身邊搭張椅子,手捧一杯清茶適時給李念原潑點冷水。

徐承誌相信自己是絕對為了李念原好,老李這人掙錢快,花錢更快,且花錢就圖一個“爽”字。

平常最舍得花錢的就是吃和書畫,可若到了捧花魁的三月,那簡直卯足了勁的撒銀子,非要和兩淮江寧所有貴人們一爭高下。

徐承誌想想都發愁,生怕老李哪天把一家一當都砸進去。李念原有次被他叨叨地煩了就說:“老徐這樣吧,咱們一起合開的生意,你每回分賬前都扣我兩成,我要哪日真玩光了你再給我唄。”

徐承誌最生氣的不是李念原亂來,而是他這隨意的態度,當即就拉著臉一言不發甩袖而去。

李念原回過勁來上徐家和徐承誌道歉良久,發誓改過。當然,誓言隻生效了半個月,一切就又重回原樣。

不過從此以後,徐承誌真的就默默給他扣了兩成,一扣就是三十年。

徐承誌和李念原相處,深知他是個薄情之人。但看他捧的曆任花魁,看上的時候掏心掏肺,每次都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要搬到江寧和那女子日日相見。

但到了秋日大閘蟹成熟的時候,他立馬腳底抹油,嘴裏喊著“我心愛的蟹喲”,也不管那花魁的淚有沒有淹沒秦淮河,就高高興興回家吃蟹去了。

對此人的沒心沒肺,徐承誌是最習慣的那個,但他也知道,李念原自有親厚依賴不可割舍的人。

李念原是家中獨子,父母早亡後唯有一個老管家尚在。這老管家是前明時候就跟著李念原父親的,據說跟著李父的時候才不到十五,和李父走南闖北足足跟了四十年。

李父去世後,李念原就給這老管家買了個宅子,侍奉他好生終老。

這一年,老管家突然想去北邊跑個差事,李念原勸了半日沒勸住,就派了得力的管事跟著一起去。沒想到的是,老管家一回揚州就重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