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等人十分輕鬆地占領了保祿城。裴備建立的阻擊防線土崩瓦解。
當日陳昱就召集眾人,決定趁熱打鐵,占領諒江府的陸那縣城,先將交易場所收入囊鄭
第二日一早,陳昱就率領著大軍直奔陸那縣縣城而來。
由於諒江府境內能夠戰鬥的部隊都已被陳昱擊敗,清化左衛和清化右衛,在途中聽保祿城淪陷,隻能在諒江府與三江府交接地帶的古勇縣駐紮,由於裴備等人下落不明,立刻向朝廷做了彙報,等待朝廷的命令。
因此,陳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陸那縣,自然也包括旁邊的交易場所。
由於陳昱事先已經安排人通知了交易場所的各戶商家。大家聽是陳昱前來,自然對其十分認可。管他陸那縣歸誰呢。隻要讓咱們正常做生意就可以了。
再,交易場所是陳昱擔任陸那縣縣令時,主持建造的,這些商戶對陳昱自然是感恩戴德。
可以毫不誇張地,沒有陳昱建造這個交易場所,就沒有他們日進鬥金的今。
當陳昱再次來到這個久別的交易場所時,裏麵的商戶自發地到門口迎接他。
這些商戶當中,有些是陳昱認識的。有些是後期來的,他並不認識。
但是沒關係,陳昱十分心平氣和地告訴大家,以前怎麼幹,今後還是老樣子。隻是賦稅換了主人而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安撫好交易場所的這些商賈,陳昱回到陸那縣縣衙。這裏的官吏早已提前得到消息,基本上都逃走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選擇留了下來。
不是他們不想走,而是自己的家就在這裏,家人也都在這裏,朋友也都在這裏。白了,就是故土難離。
陳昱並沒有為難他們,以前幹什麼,現在繼續幹什麼。
奮力反抗的,都被迫離開了。選擇服從的,自然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陸那縣沒有出現大的波折,就這麼平穩地完成了政權的移交。以前姓黎,現在姓陳。
黃福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太原衛、感化衛先後被黃福率軍擊敗。太原府收入囊鄭
眼下,諒江府方向,隻剩下盤踞在古勇縣的清化左衛和清化右衛。
在研究下一步作戰的會議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
陳虎、詹寧等人認為,應該再接再厲,一鼓作氣將清化左衛和清化右衛趕出諒江府,完成對諒江府的完全占領。
而張義、劉大龍等人則認為,清化左衛和清化右衛都是十分難啃的骨頭。即使將這兩個衛所趕出諒江府,也將會死傷很多人。莫不如現在按照既定計劃,揮師向東,攻打靖安府。裴備剛剛打了敗仗,手下的士兵也是士氣低落,正是占領靖安府的好時候。
平心而論,雙方得都很有道理。而陳昱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還想占領靖安府,還想擠走清化左衛和清化右衛。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最後陳昱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張義的火槍兵衛所留守陸那縣。其餘部隊則按照事先的計劃揮師東進,占領靖安府。
陳昱之所以要攻占靖安府,是因為靖安府是沿海地帶,東邊就是廣闊的大海。如果能夠拿下靖安府,那麼自己這方就多了一個出海的出口。作為一個從現代而來的人,自然要比在場的諸位更加深刻地知道,擁有出海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