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募五百人(1 / 2)

對於陳虎的問題,陳昱想了有一會兒,道:“如果是大越、大明聯合對咱們進行打壓。我覺得切實可行的是,聯合一方,攻打一方,比較切合實際。如果是兩頭作戰的話,勝率幾乎為零。這麼幹的話,非常不劃算。盡量不要做魚死網破的事情。”

陳虎回道:“咱們如果建設了水軍,完全可以依托島嶼進行防守。要想將咱們一網打盡,也十分困難。”

陳昱笑著道:“這的確是個好辦法。但是我們要未雨綢繆,把自身的實力壯大。隻要咱們足夠強悍,無論是大明,還是大越,如果想要攻打咱們,都要掂量掂量。”

二人又研究了一些工作。陳虎就告退了。

對於大明和大越,陳昱還是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這兩個國家爭相給自己封侯,其實都是一個權宜之計。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倒向另一方。

大越擔心自己投靠大明,那麼諒山府、新安府和陸那縣就會被劃入大明。

而大明同樣有這個擔心。生怕陳昱投靠大越,將思明府拿給大越。

正是這種擔心,使他們非常急切地為陳昱封侯。

但是穩住陳昱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如果有機會,無論是大明還是大越都會將陳昱置於死地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這也是陳昱為什麼急於在三府一縣進行擴軍,為什麼在遭受海盜襲擊之後,急於組建水軍的原因。

因為一旦自己這邊出現了危機,對方就會落井下石,在自己背後來一刀。

嚴超吃了虧,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定然會召集人馬,再次卷土重來的。

而水軍的組建,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因此,陳昱從其他府縣又抽到了三個衛所的兵力,增援新安府。目的就是通過陸地防禦,阻擊海盜。

而水棠縣遇襲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大越和大明,有些人就會蠢蠢欲動,打自己這方的主意。

陳昱對此,早已派人通知甄盛、班泰和霍仁剛,做好轄區的守衛,防備外部勢力突然襲擊。這個所謂的“外部勢力”,不言而明。

同時,命暗衛、鐵衣社密切關注大明和大越的一舉一動。有什麼異常,及時上報。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能否快速組建水軍,是關鍵。擊敗了嚴超那幫海盜,不給大明、大越可乘之機,方能維持目前的穩定局麵。

卓不凡也深知招募造船工匠的重要性。他們風塵露宿,趕路十分快,也十分辛苦。

他趕到南京的時候,就給陳昱傳了消息。

當陳昱接到卓不凡的消息時,卓不凡等人正在抓緊招募造船工匠。

此時,大明朝廷關於出海的爭論趨於白熱化。反對出海的人員占據了上峰。普遍認為勞民傷財,毫無用處。

因此,雖未正式禁止,但各大造船廠都開始縮規模,裁撤工匠。位於南京的龍江造船廠自然也不例外。

這給卓不凡的招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原來的計劃是招募十個、二十個水平高的老工匠,回到新安府,帶著當地的工匠和勞力,利用陳昱腦海中的圖紙,進行造船。

這些失業的工匠,聽有人高薪聘請造船工匠,紛紛前來報名。有些人為了能夠獲得這份工作,竟然采取了降低工錢的方式。互相壓價的結果,自然是卓不凡等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