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思明府、諒山府和陸那縣等地的貨物陸續運達新安府水棠縣。由水師主導的第一次出海貿易,正式拉開序幕。
在等候各地貨物的時候,陳昱翻閱腦海中的明朝地圖,然後將其繪製出來。
繪製完成後,又組織卜敬等人對行船路線進行了一番認真研究。
陳昱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對於這段時間這片海域的氣情況也進行了一番查閱。並且依據氣情況,陳昱找到了應對之策。卜敬一一記了下來。
黃福這邊也按照陳昱的命令,挑選了兩個千戶的兵力。這些人都是從在海邊長大,水性都很好,所以不存在暈船等情況。
而且,派出的長官是指揮使舒慶亮。
水師的成員大多數都是舒慶亮原來的部下。這就避免了出海捕魚的衛所士兵與水師士兵發生衝突。
正常應該是舒慶亮擔任水師都督,但是黃福卻擔心流言蜚語,為了避嫌,主動提出由陳昱另選他人。最後陳昱因劉八斤拒絕,並引薦了卜敬,這才最終確定卜敬擔任水軍都督。
可見,黃福對此事是非常用心的。
陳昱對於舒慶亮,還是有些內疚的。他認為本應該擔任水師都督的舒慶亮,最終沒能擔任水師都督,對他是有些不公平的。
可是,側麵調查發現,舒慶亮並沒有因為自己沒能當上水師都督而懊惱。在新的崗位上,依舊是忘我的工作,絲毫沒有受此事的影響。
此次黃福派遣舒慶亮,意圖非常明顯,就是防止雙方在船上鬧事。
陳昱暗下決心,待送走卜敬這支出海文萊的船隊後,就著手組建白虎衛。而指揮使就由舒慶亮擔任。也算是對其一個補償吧。
竇海山率領的船隊,出海打漁,那是效率奇高,捕撈量也是非常大。
竇海山將船隊非常兩部分,一部分由自己率領到深海進行捕撈。一部分則由舒慶亮率領,在近海進行捕撈。
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進行捕撈,還能分批運回水棠縣,避免加工環節的壓力。
舒慶亮部在近海捕撈,率先返回了水棠縣。
而水棠縣交易場所這段時間可是加班加點地進行魚罐頭的加工。
為了提高加工速度,陳昱的衛隊都被派上了。
水棠縣縣令侯建又從周圍的村子裏臨時招募了一批農民。由於是一一結算工錢,童叟無欺。大家也非常樂意前來。
剛剛加工完舒慶亮部捕撈的海魚。
竇海山率領的遠洋船隊也返回水棠縣。
大家又繼續進行加工魚罐頭。
其他府縣送來的貨物,既有糧食、土特產品等能吃的東西,也有各種綢盯手工藝品等穿用之物。
這些貨物被運上了船。
卜敬等人也都整裝待發。王龍站在卜敬身旁,也是神采奕奕。
陳昱率領眾人為他們送校由於此次出海,前途未卜。大家的心情還是十分沉重的。
陳昱的內心,對此次出海,還是有一些擔心的。畢竟人類在大海麵前是非常渺的。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