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請大儒出山(1 / 2)

黎玉呂的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實施起來也不複雜。

陳昱將班泰找來,將黎玉呂的辦法了出來。

班泰聽了,笑著道:“這大越北部第一謀士,以後就是夫人了。這個辦法的確很好,我覺得可校”

陳昱道:“你組織人先製定出來一個標準。我們依據這個標準來判定這些私塾先生,那些合格,那些不合格。”

班泰道:“我馬上組織人辦。篩查私塾先生是否合格這項工作由誰來辦比較好呢?”

陳昱道:“這個問題我也想了一下。從思明府、諒山府、諒江府等地抽調一批讀書人來做這件事比較好。”

班泰聽了問道:“侯爺。您還記得前些時候,大越難民大批逃到咱們諒山府、新安府和陸那縣嗎?”

陳昱回道:“這個當然記得。大越無法賑災,就所幸任由難民跑到咱們這裏,妄圖利用難民將咱們搞亂。”

班泰道:“他們沒有想到咱們能夠全部接收。這些難民當中就有一些是讀書人。諒山府府衙就招了一些刀筆吏,還別,幹得都非常好。”

陳昱聽了,笑著道:“班先生。你讓這些讀書齲任刀筆吏,有些太屈才了。我們可以讓他們參與這次篩查,也讓他們參與後邊的教授私塾先生的工作。”

班泰回道:“據我了解,還有幾名大儒舉家從清化地區遷到咱們諒山城、陸那縣等地。前段時間我親自登門,拜訪了一位大儒,希望他能出山,到府學為大家授課,人家根本就是不理你。自己身體不好,無法授課。”

陳昱聽了,道:“還有這事。我覺得應該將他們為我所用,才是正道。畢竟我們大越北部地區的教育水平還是太低了,與大越南部差距很大,更不要與大明江南地區相比了。這樣吧,我親自去一趟。希望他能給我這個麵子。”

班泰道:“那我安排一下。”

陳昱點零頭,又問了一下這位大儒的情況。

原來,此人名叫範代儒,家裏屬於書香門第,從就飽讀詩書,學問很高。此人是大越前大臣範文巧的一個遠房親戚。

由於範文巧的失勢,他也受到了牽連,雖然沒有入獄,但是讀書人那種恃才傲物的性格,令他對大越官場產生了厭惡。

大越南部地區發生的災害,導致很多百姓背井離鄉,向大越北部逃荒,範代儒借此機會也舉家遷往了諒山城。

陳昱聽了班泰的介紹,對這個範代儒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接下來的幾日,除了撥付各地修建、修繕府學、州學和縣學的經費,他還向嘉興州、太原府等地撥付了資助私塾的錢款。

這些錢緊靠諒山府是遠遠不夠的,陳昱又從侯府撥付了大量的銀兩,這才湊足了錢款。

當然,陳昱事先與黎玉呂進行了商量,黎玉呂對於陳昱的這個舉動不僅是大力支持,而且還十分敬佩。

忙完了這些事情,陳昱就讓班泰安排一下,自己要親自去拜訪範代儒。

範代儒家位於城西,一個非常幽靜的胡同內,這裏的環境非常好,遠離嘈雜的城中心。

範代儒家門緊閉,淩雲上前敲門,過不多時,一個中年人開了門,問道:“你們找誰?”

淩雲回道:“諒山侯前來拜訪範代儒範先生。”

那人一聽,道:“快快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