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經曆此事,也沒心情再逛街了。由於侯夫婦欠楊稷的錢,自己打了這幫人。他們定然會找侯夫婦撒氣。
於是陳昱邀請侯夫婦到客棧休息。兩口子隻能是跟著陳昱去了。
四個人就回了客棧。
沒過多久,客棧外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陳昱輕輕打開了窗縫,看到了街上密密麻麻的士兵。
顯然對方回去之後,又調了重兵前來收拾自己。
幾人返回客棧,定然在對方的監控之下。
陳昱就出了房間。
誠陽子、卓不凡、白殿斌等人也都出來了。
白殿斌請示道:“侯爺。他們找上門來了。咱們是打是談呀?”
陳昱笑著道:“那得看對方的意思了。人家想打的話,那咱們就陪著人家打。人家想談的話,那咱們就陪人家談。”
誠陽子則建議道:“侯爺。這裏是大明的京城。咱們還是大事化了,事化了吧。明日參加完壽宴,咱們就返程了。得罪他們沒有必要。再了這個楊稷是內閣首輔楊士奇的兒子。咱們犯不上得罪他呀。”
陳昱聽了,回道:“道長。我之所以管這件事。是因為我覺得在大明的京城,都有這種強搶民女的事情發生。那其他地區是不是更甚呀。我把動靜弄大了,就是想讓大明朝廷重視此事。”
誠陽子自然是明白陳昱的良苦用心的,他道:“侯爺。這件事是要解決的。但是大明現在處於一種走下坡路的狀態。皇帝年幼。太皇太後、內閣幾位大人也都年事已高。這隻是一個縮影,還有很多的問題、矛盾,以他們目前的能力和狀態,根本解決不聊。”
誠陽子作為陳昱身邊的左右手,對於一些情報是知曉的。尤其是暗衛、鐵衣社收集的大明這邊的情報。他對於大明的現狀還是有很深的認識的。
陳昱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道:“道長你得對。現在大明內憂外患,疲於應對。北方的瓦剌和韃靼對大明虎視眈眈,江南沿海海盜猖獗,雲南土司蠢蠢欲動。而我這個思明侯也算是安分,但是他們依舊將我視為威脅。內部衛所糜爛,官府腐敗成風,遇到災年更是民不聊生。像楊稷強搶民女這種事,與這些事情相比,那絕對是事情。甚至根本就不算是事。但是勿以惡而為之,勿以善而不為。我覺得隻有把這些事情逐步解決了。你才能更好的解決那些大事情。眼睛光盯著那些大師,將這些事視而不見。那結果隻能是,大事沒能解決,而事迅速擴散,形勢進一步惡化呀。”
陳昱這番話也道出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就拿大越的南北貿易吧。這件大事要想做好,勢必要解決一些事情。比如山賊問題。如果各州府的山賊沒有進行清剿,這些人勢必會對來往的商隊、馬隊進行搶劫。這就會影響南北貿易。而山賊在獲得了利益之後,必然會招兵買馬,實力越來越大。一些好吃懶惰之徒也會借機落草為寇。隨著各地山賊越來越多,官府圍僥難度也將越來越大。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再就是腐敗問題。由於官員、吏役的收入少,為了能夠很好的生活,他們隻能是另找他法。而利用手裏的權力勒索百姓是一條捷徑。當人人都這麼做的時候,要想解決此事,難度就會變得很大。你總不能將這些人都開除了吧。而這個問題也直接影響到了南北貿易。因為官府對商饒勒索,勢必會導致商人將這部分錢都算在貿易上麵。從而增加了貨物的價格。最終就會轉移到老百姓身上。這無形中又增加了百姓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