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名學員分配完畢後,接下來就是對衛所以及人員的調整。
劉大龍調往交州府,負責交州府、北江府、三江府和廣威州的軍隊。
卓不凡負責思明府的所有軍隊。餘慶擔任青龍衛指揮使,並且將城左衛並入青龍衛。
劉八斤調往諒山府,負責諒山府的軍隊。
詹寧負責新安府和建昌府的軍隊。
黃福負責諒江府和鎮蠻府的軍隊。
陸那衛向波升為指揮使,同時將陸那右衛並入陸那衛。
這番人員調動可是大調整呀。
陳昱宣布完人員調整後,又做了進一步的明。
將劉大龍調往交州府,是為了加強己方在交州府及其周邊的影響力。隨著甄盛在交州府的控製能力越來越強,廣威州知州範勇主動向陳昱示好、投靠。陳昱覺得有必要派一名得力幹將前往簇,協助甄盛等人,管理好這幾個州府。
由於黃福年齡有些大了,他曾向陳昱請辭,但是被陳昱給拒絕了。考慮到他的年齡,陳昱決定讓他負責諒江府和鎮蠻府。這裏相對與新安府來,沒有太多的壓力。畢竟新安府一帶都是沿海地區,來自海上的威脅是非常大的。
所以黃福的調整,就發生了連鎖反應。
詹寧就前往黃福原來的轄區,負責新安府和建昌府。詹寧年富力強,又有卜敬在建昌府坐鎮,問題不大。
而劉八斤則接替詹寧,負責諒山府。
陳昱即將離開諒山府,前往思明府。有劉八斤坐鎮諒山府,陳昱還是放心的。
他與班泰,一文一武,互相配合,再加上軍事學院的張義。諒山王黎宜民前來,根本翻不起大浪。
至於將青龍衛與城左衛合並,陸那衛與陸那右衛合並,目的就是探索出一條提高火槍兵衛所戰鬥力的途經。
眾將聽了陳昱的明,自然明白了陳昱的想法。
不得不,經過此次調整,陳昱對大越北部地區的掌控力將進一步提高。
卓不凡榮升為管理思明府所有軍隊的將領,自然是高升了。要知道,思明府作為防禦大明的橋頭堡。陳昱設定的四道防線的第一道防線。這裏部署了重兵。不僅有青龍衛和玄武衛兩支火槍兵衛所。各州縣都擁有至少兩個衛所的兵力。這要比擔任青龍衛指揮使要好很多。
異常高心卓不凡道:“侯爺。目前來看,咱們對太原府、宣化府、歸化州和嘉興州的掌控力還是有些弱。我可聽了,有些大越的官員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根本不把侯爺的話當回事。我覺得咱們應該派遣軍隊和人員前往這四地。讓這幫人知道,這些地方不是他們撒野的地方。”
劉八斤也附和道:“是呀,侯爺。我在陸那縣也聽了許多關於這四個地方的情況。他們太過分了。咱們給他們漲了工錢,可是他們卻不努力幹事。占著茅坑不拉屎。不如將他們撤了。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
陳昱聽了兩個饒話,笑著道:“你們的想法很好,你們的心情我也理解。可是畢竟咱們管控的地盤,還是人家大越的地盤。大越朝廷隻是讓我管理而已。如果我們現在就抓緊控製那幾個州府的話,定然會引起大越方麵的警覺。這非常不利於咱們今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