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陳昱、黎玉呂等人就出發了。
黎宜民還苦苦挽留二人,過幾日再走。黎玉呂出麵解釋,那邊安頓還需要時間,早已經計劃好了今日出發。
其實,陳昱他們早就已經準備妥當了。隻是在等待黎宜民的到來而已。
陳昱、黎玉呂想低調的走,可是二人離開諒山城,趕往思明城的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諒山城的百姓自發夾道歡送陳昱夫妻二人。
這令相送二饒黎宜民,羨慕嫉妒恨。
黎玉呂自然是坐在馬車裏麵,陳昱在馬上不時向兩旁的百姓擺手示意。
不得不,陳昱為這些百姓做了很多事情,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老百姓自然對其十分感激。
你為老百姓做了什麼,老百姓心裏是十分清楚。他們知道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
像陳昱這種不玩嘴,專幹實事的官員,無論是大明,還是大越,還是有一些的。但是相對於官員這個群體,數量並不多。
古往今來,莫不如此。清官如鳳毛麟角,貪官如河中泥沙。
得民心者的下。陳昱雖然不想稱王稱霸,但是這個道理還是懂的。
除了諒山城,陳昱就笑著對黎宜民道:“宜民呀。你就送到這裏吧。趕緊回城吧。”
黎宜民沒有堅持繼續送陳昱,而是拱手道:“姑父。那你們一路上注意安全,一路順風。”
陳昱也向黎宜民拱拱手,然後就隨著隊伍緩緩向前進發。
黎玉呂的馬車經過黎宜民的身邊時,黎玉呂特意掀開簾子,向黎宜民擺了擺手,讓他回城,不要受了風寒。
黎宜民待整個隊伍都看不到了,依然沒有走,就是這麼望著遠處。
阮在旁邊道:“王爺。咱們回城吧。這裏風大,可別著了涼。”
黎宜民這才回過神來。原來他剛才在思考問題。他問道:“阮先生。你陳昱為什麼會如此受諒山城的百姓擁護呢?”
阮聽了,分析道:“這就是諒山侯的過人之處。據我所知,他將諒山城的貧民區進行了一番改造。改善了這些百姓的生活環境。另外諒山城作為南北貿易的一個重要節點。不僅來往的商隊、馬隊在這裏落腳,而且貨物也可以在這裏進行販賣。這無形中就使得這裏的人更加富裕。自古都是,有奶便是娘。諒山侯讓他們生活得好,他們自然是感激諒山侯的。不得不,諒山侯的這招實在是高呀。”
黎宜民道:“你的有幾分道理。隻是有一事我不明白。宮裏傳出來的消息,父皇原打算封他為國公,可是被他拒絕了。你他或者究竟是為了什麼。不貪權、不貪財,還不好色。我有時候真想不明白他。”
阮看了看左右,發現大家都遠離二人,這才低聲道:“王爺。此人定然是有著不可告饒秘密。我懷疑他這麼做,是在忍辱負重,謀劃著大事。”
“謀劃什麼大事?”
阮慢慢道:“他有可能是要奪了咱們大越的皇權呀。”
黎宜民聽了,道:“那咱們可得寫份密折告訴父皇,防備這個陳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