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到了陸那縣後,還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為據諒江府和建昌府的報告,隨著海外貿易的不斷擴大,尤其是以呂宋為海外的中轉站後,貿易量增長非常快。
但是從大明江南向陸那縣交易場所、建昌府對外貿易基地的運貨能力已經到了極限,出現了瓶頸。這直接影響陸那縣的交易量,建昌府方麵的出海貿易量。
陳昱解決了貴州事宜後,就選擇南下,解決此事。
影響南北貿易的因素有很多。有一些是能夠解決的。有一些則是陳昱無法解決的。
比如出了思明府後,前往大明江南地區沿途的道路、土匪、官府的勒索等,這些都影響了貿易往來。
陳昱當時還是思明侯呢,曾經給沿途的官府去過信件,希望能夠對這些問題予以解決,給來往的商隊、馬隊提供便利。
有些官員還能十分客氣地回信表示,一定給大家提供便利,嚴厲打擊土匪、山賊。至於他們做不做,陳昱也就不知道了。也管不了人家。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對於陳昱的信置之不理,連最起碼的回信都懶得回。陳昱也是毫無辦法。
誠陽子曾經建議,可以派出軍隊清剿沿途的土匪。可是陳昱拒絕了誠陽子的這個建議。道理很簡單。土匪、山賊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剿匪所能解決的。這裏麵還涉及到深層次的問題。
就好比是水滸傳裏的梁山好漢。他們上梁山原因多種多樣。而這些都涉及到了一些社會問題。
如果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很好,官府不欺壓百姓,又有多少人會選擇落草為寇呢。
即便是陳昱派人將沿途的土匪清理完畢。用不了多久,就會有走投無路的人選擇落草為寇。匪患自然又出現了。就如同野草一樣,燒了一批,又會長出來一批,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呀。
陳昱這邊之所以匪患基本解決了。除了陳昱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之外,官府對土匪采取高壓態勢,發現一處,就清剿一處,絕不給土匪發展成規模的機會。
參與到南北貿易的商隊、馬隊,不僅僅是陳昱這邊的,還有大明各省的。原因很簡單,這是有利可圖的買賣。商人都是逐利的,這麼好的生意,大家自然會像馬蜂一般投入其鄭
可惜大明那段的道路崎嶇、各省匪患嚴重、沿途的官府各級官吏的勒索,極大地損害了商隊、馬隊的利益。
一些商隊被土匪搶劫,血本無歸。還有一些商隊是借錢進的貨,原本想通過這個生意賺些錢,可是不但錢沒賺到,還賠的底朝。有些不講究的土匪還殺人、掠人。可以是人財兩空。
為了避免被劫,商隊、馬隊都增加了人手,有些還選擇組團行動,這大大降低了被劫的可能性。但是也無形中增加了己方的成本。
沿途官府人員也絞盡腦汁敲詐勒索經過的商隊馬隊。這個問題別陳昱了,就是大明朝廷也是無法解決的。
歸根結底也是朝廷發放給官員的俸祿太低。而衙門雇傭的吏役工錢太低。這個問題,也是無法解決的。
至於修路的話,那更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大工程。誰願意把大把的錢財用到這上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