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猖狂的海盜(1 / 2)

竇海山是三日後回來的。

據他介紹,此次出海遇到了一股海盜,經過廝殺,最終僅有股海盜逃走了。不僅繳獲了三艘海盜船,還俘虜了大量海盜。

陳昱聽了,眉頭不由地皺了起來。

竇海山看見了,心裏不由地緊張起來,懷疑自己是哪句話出來。他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作為一個漁民出身、當過海盜的大老粗,話可不是他的強項。

陳昱看到緊張的竇海山,就道:“海山呀。你怎麼這麼緊張呀?”

竇海山回道:“侯爺。卑職是個大老粗,不會話。如果那句話錯了,還望侯爺恕罪。”

陳昱笑著道:“你誤會了。我是因為你們抓獲的海盜。”

接著陳昱就做了進一步解釋。殲滅了一股海盜,這本身就是一件戰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新安府外這片海域,海盜如此猖獗,明這裏非常不安全。而現有的四支船隊正往來於建昌府對外貿易基地與海外各國。

除了這四支船隊,呂宋、浡泥等各國也有船隊到建昌府對外貿易基地做生意。

而這些海盜的出現,對他們絕對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陳昱問道:“海山呀。你沒回來前,巴易和我了。你們水師分成了幾隊,輪流出海打擊海盜,這明新安府外這片海域海盜較以前增多了不少,這是什麼原因呢?”

竇海山回道:“侯爺。我們抓獲海盜後,就會對他們進行審訊。據他們交代,咱們這邊商業十分發達,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出海的船隊,貨物多,錢財多,搶一次就夠吃一兩年了。這無本的買賣,當然十分吸引這些海盜。所以大明廣西、廣東、福建,甚至浙江沿海的海盜聞風而來。我針對此情況,將水師分成幾隊,輪流出海清剿這些海盜。”

陳昱在誇讚竇海山的同時,道:“這麼做,的確可以保護咱們沿海以及出海的商隊,但是治標不治本呀。我們就好像捅了馬蜂窩一樣,這些海盜就如同馬蜂,滅了一批,又來一批。”

竇海山自然也是深有同感,他歎了口氣,道:“是呀。侯爺。海盜受利益驅使,前來咱們這邊。我也想過將他們的老巢端了,來個斬草除根。可是對方的老巢遠在大明沿海各島,路途遙遠,而且那裏是大明的地盤,一不心,極容易引起大明方麵的誤會。所以我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陳昱對於大明沿海的海盜還是比較了解的。他通過翻閱腦海中的資料,對此時大明沿海的海盜情況有了初步認識。

這些海盜的產生、發展、壯大,原因有很多。一個是大明的禁海政策,斬斷了大明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尤其是對麵的日本。沒有了大明的貨物,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一些人被迫出海謀生,淪落為了海盜。這也成全了後來的戚繼光、俞大猷等人。

倭寇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則是大明的百姓。這些人受當地官府豪紳的欺壓,再加上利益驅使,就選擇簾海盜。這與落草為寇如出一轍。

再加上官府的腐敗、衛所的糜爛,海盜、軍隊、官府、地方豪強,各方勢力為了利益,互相利用、互相勾結,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局麵。

陳昱對此也是毫無辦法。他道:“引起大明誤會我倒不怕。關鍵是現在大明東南沿海的海盜與沿海的各方勢力形成了利益集團,互相勾結,狼狽為奸。想消滅他們非常難,而且觸動他們的利益,他們必定會跟咱們拚命。犯不上。”

當年,陳昱這邊阻擊了一股海盜。這股海盜非同尋常,是由倭寇、水師、海盜三方勢力組成的。而首領竟然是廣東水師的一個百戶,名叫汪公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