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對此事認為也是弊大於利。
另外,隨著太皇太後的去世,自己與大明的關係趨於緩和。
依托王振,完全可以搞好與正統皇帝的關係。那麼,自己就可以踏踏實實繼續做自己想要做的那些事情了。整頓吏治、不斷提高百姓收入、擴大海外貿易等等。
自己完全沒有必要摻和此事。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自己與思任發合作,最終按照既定計劃,占領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西南諸省。接下來,無論是雙方為霖盤,產生矛盾,大打出手,還是大明調集重兵前來征剿,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大越那邊,西南諸土司,到時候極有可能如誠陽子所,倒戈攻打己方。
自己這邊費時費力,耗費大量糧草,犧牲大量士兵,最後卻是雞飛蛋打,竹籃打水一場空。
建功立業,開疆擴土,成為一代霸主,固然可以名垂史冊,但是陳昱並不想這樣。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專心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讓治下的老百姓衣食住行越來越好。
至於目前占領的思明府和大越北部,那都是被動獲得的。
當年黃道入侵諒山府,陳昱用計生擒黃道,聽了班泰的建議,向黃渠提出,用兩個土州換黃道一命。
黃渠答應了陳昱的條件,將思明府最偏僻的憑祥州和上石西州割讓給了陳昱。
這是陳昱獲得的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個蓉盤。
黃渠雖然用兩個土州換回淋弟的性命,但是心有不甘,後來就派兵攻打這兩個土州,妄圖收回地盤,將陳昱部趕出思明府。
可是結果令人大跌眼鏡,不僅沒能奪回這兩個土州,還把思明府給丟了。思明府就此結束了黃家土司的統治,成為了陳昱的地盤。而黃渠、黃道哥倆帶著家眷、下屬逃到了廣西太平府左州地區。
與此同時,大越那邊得知陳昱正與黃家交戰正酣,就想趁人之危,也來分一杯羹。
黎利派黎石攻打思明府。
陳昱在解決了黃家之後,就與大越的黎石展開了激戰,最終不僅將他們趕出了思明府,還攻下了諒山府、諒江府等地。
大越的開國皇帝聽黎石部在思明府被陳昱消息,急火攻心,竟然駕崩了。
後來還是黎玉呂親自出馬找陳昱談牛一番哭泣,讓陳昱心軟,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僅保留諒山府、新安府和陸那縣。
後來,寇準、禾卡尼等人叛亂,與黃家土司勾結在一起,妄圖占領思明府。陳昱率兵予以鎮壓。
接任大越皇帝的黎元龍同他的父親黎利一樣,喜歡趁火打劫。趁機派兵攻打陳昱這邊。
陳昱平定了禾卡尼、寇準等饒叛亂,也擊敗了趁人之危的大越軍隊,最後黎元龍麵對現實,承認了陳昱對大越北部的統治。
至此陳昱就獲得了思明府和大越北部的統治。思明府名義上還是屬於大明的領土,大越北部名義上仍然屬於大越。
無論是大明,還是大越,都生怕陳昱投靠對方,盡最大努力進行拉攏。大越這邊封陳昱為諒山侯,而大明這邊則封陳昱為思明侯。陳昱成為了兩個國家的侯爺,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黎元龍還將自己的妹妹黎玉呂許配給陳昱,妄圖利用姻親來拉攏陳昱。